(中篇小說)菊麗瑪——趙青龍 1 代來跑兩天,一無所獲。他累極了,靠一棵歪脖子柳樹坐下,想休息一會兒。他拿手罩眼睛往前方看,沙丘連綿,無邊無垠,心里空落落的
喬子良崔寧編著 經通遼市政府批準,1993年7月1日始建的吉祥密乘大樂林寺,是內蒙古東部地區較大的格魯派寺廟,按盛經寺形制(因原址交通不便改選現址)
喬子良崔寧編著 12.察哈爾三廟 察哈爾、嘎爾瑪、固森圖布三廟通稱察哈爾三廟。共設一任住持達喇嘛。這三座廟由察哈爾、保力巴遜、卜金黑、達
喬子良崔寧編著 壽因寺位于厚很河北畔低洼處,每逢雨季便受到河水的威脅。為此,十世邁達里呼圖克圖寶音楚古拉決定搬遷和重建壽因寺。新址選定在舊址西北,相
誦經殿 誦經殿面闊五間、進深五間,為藏式二層建筑。這是寺內舉辦佛事活動的場所。殿內主供宗喀巴和白綠度母。宗喀巴前置一呼圖克圖喇嘛寶座。之前為眾
清代壁畫有自身特點,一律工筆重彩人物畫,出自民間畫工之手,凡有清一代壁畫,無一本朝人物,盡是明代及以前扮相。 瑪尼殿壁畫高2.7米、寬14米,面積達
喬子良崔寧編著 西墻南邊是韋陀菩薩,該護法頭戴紅頂纓護項金盔,盔飾五佛,劍眉英目,身著遮臂金甲,系肩巾,著下裙,纏腰寶繒飄舞,另系寶帶,腰下垂魚鱗護
老家的那臺蜜蜂牌縫紉機,給了我記憶深處一份最珍貴的收藏,記得在母親出嫁那個年代,家中能有一輛自行車,一臺縫紉機,一塊手表,一臺收音機,那是成千上萬的“準新娘”們
喬子良崔寧編著 四、扎魯特旗寺廟 扎魯特旗的喇嘛寺廟是從清康熙年間開始陸續建筑的。原屬扎魯特左右兩旗境內較大的寺廟有嘎海廟、
該廟的首位呼畢勒罕圓寂后,在寺院附近立碑安葬。后移至柴達木(當時屬高尼古日德努圖克)安葬。轉世呼畢勒罕達莫林蘇榮6歲被請進廟,接替香火做佛事。 至1
喬子良崔寧編著 傳說,寶日很臺廟的前世呼畢勒罕留長發,并行醫為百姓治病。老百姓稱其為“格吉格圖喇嘛”(意為留著發的喇嘛)。長發呼畢勒罕用自制的丸散膏
喬子良崔寧編著 (十)召根廟 召根廟遺址位于原花燈蘇木陶海嘎查。召根廟,起初是七家子村敖特根臺吉的家廟。大約在清乾隆末年擴大成寺廟。因供
喬子良崔寧編著 永福寺的大雄寶殿為九九八十一間,屬藏、漢合璧的兩層建筑。二樓供奉義德瑪佛及十六尊者。 一樓為大雄寶殿。正中供奉鎏金釋迦牟
喬子良崔寧編著 嘉慶六年(1801年),雙福寺第三任達喇嘛時,在雙合山南修建一座三層寺廟,名為“廣安蓮花寺”,藏語為“卻瑞札倉”(即宗教哲學學
大廟除主殿外,東側有曼巴扎倉,規模很大。大廟正殿修成之后,為弘揚原敖特奇廟的傳統,建有醫學塾,曾有藏醫師招收學徒傳授藏醫技術。清道光初年籌措資金重修敖特奇廟,直
五世活佛。第五世活佛于8歲入廟,隨即赴阿魯科爾沁旗德布勒廟,舅舅嘎爾瑪多蘭巴喇嘛處學習念經。到16歲時,帶著一萬兩銀子,由德布勒廟出發,赴拉布倫廟留學。在該廟教
(四)瑪義吐廟 瑪義吐廟即瑪尼吐廟,廟名“阿木古郎吉爾嘎郎吐”,民國時期有喇嘛45名,始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距今已有116年的歷史,是
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廟宇。依次建滿巴扎倉、卓德巴扎倉、丁科爾扎倉、卻伊拉扎倉、蘇格沁大殿。至嘉慶十一年(1806年),歷時21年主體建筑建成。嘉慶二十五
該廟鼎盛時喇嘛達700余人,1937年有喇嘛230余人。1966年,“文革”慘遭破壞。至2000年僅余一座殘殿。坐北朝南、灰瓦硬山頂為典型漢式建筑。橫闊五間、進
一、科左中旗寺廟 科左中旗最早的廟宇是阿佑喜廟,興建于順治三年(1646年),坐落在原本旗境內的敖門溫都勒。順治四年,旗內又建造了圓覺廟和他本套拉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