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旅游》(試刊)昨日付梓,與陸文學先生一同歸來已晚,今早瀏覽陸先生博客,見刊物封面及《刊首寄語》已經發出,足見陸先生兩月辛勞之后,心情大好。隨手在留言處寫下
烏力吉木仁河,位于科左中旗境內。前天,和幾位朋友去豐庫,歸來途中,見河里有幾個人在打魚,于是,停車拍照,此時,正是彩霞滿天的時候,西沉的太陽被遮擋在厚厚的云層后
追蹤 通遼有沒有萬人坑,萬人坑在哪?萬人坑里到底埋了多少人?還有,為什么會有萬人坑? 為了這個問題,不少人究根問底,答案也
風雨六年,我們相伴而行 6歲,對于一個孩子,還是稚嫩可愛的童年;6年,對于一張報紙,卻足以成長成如一棵茁壯的大樹。
科爾沁文化的守望者 范文中成長起來的作家 今年63歲的王玉濤回憶最初的寫作,還念念不忘一位名叫孫東武的初中語文老師。孫老師
西拉木倫,是一條大河的名字,就是西遼河。遙想當年,她曾經多么氣派,多么恢弘,多么壯闊! 西拉木倫公園以一條大河的名字命名,是一種懷念,是一種遙想,因
那房子剛蓋的時候,本來是南炕。馮胖子結婚,就扒了改成北面的。北炕睡覺頭朝南,這本不用說的。可馮胖子住進去,就覺得不對勁,也說不清楚怎么回事。有天半夜三更,他睡得
科爾沁就在我心里頭(歌詞) 喝了醉人的上馬酒 阿媽的叮囑記心頭 小羊羔戀著母親的懷
生在科爾沁草原,卻沒機會去拜謁一代國母孝莊皇后的故居,是種遺憾。接到副刊編輯志鴻的通知,參加《通遼日報》報社組織的孝莊園七月筆會。心里有了一份期待,希望走進那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