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吐爾基山發現大型遼代墓葬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資訊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吐爾基山發現大型遼代墓葬

轉載 木蘭2017/07/06 15:00:21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通遼日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4135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墓口。 


考古人員在研究彩棺。

本報記者 楊朝東

2003年3月10日,科左后旗毛道蘇木吐爾基山采石場在炸石作業時發現一大型墓葬,自治區文化廳接報告后組織考古隊進入現場實行搶救性發掘。考古發掘發現,這是一座遼代大型石室墓,保存完好,沒有被盜過。墓室約10平方米,四壁殘存的壁畫主要繪有月亮和太陽圖案,在月亮中繪有桂花樹及玉兔,在太陽中繪有一只鳥,均為墨彩勾勒。墓葬里發現了大量的隨葬品,主要有銅鐘、銅鈴、牌飾、銅泡等,約200多件,大部分為銅鎏金;有銀盒、銀筷、單耳八棱金杯、玻璃杯、嵌銀的漆盒和漆盤,還有一對包銀鎏金的馬鞍以及大量絲織品等。

在墓室的北部發現一具彩繪漆棺,以紅黑為主色,上面鑲刻有仙鶴、鳳、纏枝牡丹和祥云等圖案。時任內蒙古考古所副所長塔拉說,此次發掘出的契丹彩棺工藝精美,保存完整,前所未見。這為契丹文物增添了新的類型,堪稱內蒙古乃至全國一次特別重要的考古發現。吐爾基山距我市主城區約70公里,這里是科爾沁草原的一部分,是在廣闊平坦的草原上突兀隆起的一座孤零零的石山,山高不過百米,占地不超過一平方公里。因山型酷似一個牛犢趴在那里,被當地蒙古族牧民取名“吐爾基山”,蒙古語的意思為“牛犢子山”。

2003年8月,彩棺開棺在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進行。彩棺蓋被慢慢打開,令人驚奇的是里面還有一個內棺。打開內棺,墓主人終于露出了神秘的面容。這是一位女性,尸體已經全部腐爛。后經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檢測,墓主人的年齡在31——35歲之間,身高159.2厘米,屬北亞蒙古人種。尸骨頭部戴有金箍,穿有十一層絲綢衣服。在尸骨上還覆蓋著八層絲織品,外層破損嚴重,內層保存較好。尤其是第七層,不僅保存完好,而且十分精美,它是墓主人的一件羅裙,雖歷千年,但上面的黃色繡鳳圖案仍清晰可見,明顯地帶有晚唐風格。棺內還發現七個香囊、兩串金絲瑪瑙項鏈和金杯、金手鐲、金戒指、金耳環,更令人驚嘆的是,還有來自國外的玻璃杯等物品。據專家說,隨葬品的豪華和稀有程度,超過了1986年在奈曼旗青龍山出土的遼陳國公主墓。該墓葬的發現也引起了中國考古界、史學界、新聞界的廣泛關注。中央電視臺根據墓葬出土和專家們的研究鑒定,制作并反復播出了三集專題紀錄片《鳳棺迷魂》,在觀眾中引起良好反響。

內蒙古通遼吐爾基山遼代墓葬被列為2003年度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時任中國社科院考古所所長劉慶柱教授對吐爾基山古墓葬的發掘意義給出這樣的評價:該墓對了解遼代社會生活、風俗習慣、服飾、藝術及喪葬習俗上有重要作用。該墓的發掘對研究北方民族由統治中原半壁江山到一統江山的進程有重要意義。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