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 科左后旗干部下基層推進“十個全覆蓋”紀實
“工程建的這么快,多虧了旗里來的干部啊!干部們挨家挨戶地走,讓我們的心里話有地方說,難題有辦法解,黨的好傳統又回來了……”談起干部下基層,科左后旗阿古拉鎮道爾蘇嘎查村民銀鎖說。去年以來,科左后旗在“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中,把干部下基層作為有效推進措施,組織旗直機關黨員干部深入基層一線,開展了以“一包一,一管十”為主題的結對幫扶活動,促進了機關干部作風轉變,架起了干群“連心橋”。
包村聯戶“無縫隙”
該旗結合黨員干部實際,實行普通干部、科級、處級“三級聯動包嘎查村”模式,全旗共選派1944名黨員干部。其中,處級干部19名,科級干部350名。19個蘇木鎮場分別派駐由一名旗級領導為組長的工作組,283個嘎查村分場分別派駐一個由科級領導干部為組長的工作組,并明確2名長期駐村干部。同時,旗委組織部還選派262名年輕優秀的黨員干部到嘎查村擔任“第一書記”,重點推進扶貧、維穩、黨建工作。建立“雙四聯”模式包聯幫扶網絡,即市、旗、鎮、村四級包聯;包扶單位幫扶、“兩委”班子包聯、黨員干部直聯、工作組駐聯。旗級領導帶頭,對特困戶采取“一對一”“多對一”精準幫扶。正處級領導每人幫扶3個特困戶,副處級領導幫扶2個特困戶,科級領導干部每人幫扶1個特困戶,普通黨員干部每2人幫扶1個特困戶,確保戶戶有包聯責任人。印發了工作制度,明確各工作組“干什么” 和“怎么干”的問題。以嘎查村(分場)為單位建立包聯幫扶臺賬,細化幫扶任務、完善具體措施、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實行“銷號式”管理,確保工作規范有序。出臺了《干部下基層工作組工作紀律》,嚴格執行請銷假制度。同時,加強監督管理。成立10個專項督查組,逐村巡回督查,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督查中發現駐村干部漏崗的,一次進行約談、兩次通報批評、三次進行組織處理。建立了“月調度、季分析、半年總結、年終考核”工作機制,嘎查村(分場)工作組每周反饋一次信息,蘇木鎮場工作組每半月召開一次聯席會議,旗級領導小組每月召開一次調度會推進工作。統一制作印發了下基層干部《民情日記》、重點工作臺賬、干部入戶調查登記表等,保證工作底數清、數據實。
服務群眾“零距離”
該旗堅持把干部下基層與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推動“十個全覆蓋”工程、落實“三到村三到戶”精準扶貧項目和包村扶貧工作緊密結合,統籌推進。2015年共整合各類涉農資金5.2億元,用于貧困嘎查村發展,累計發放金融貸款4.67億元,我市18家企事業單位對公安系統12個基層所隊開展慰問活動,通過舉行座談會、捐贈物品、提供訓練場地、贈送慰問金等方式進行慰問,支持公安工作,關愛公安民警。
為進一步落實從優待警舉措,各級公安機關著眼于民警的所需所盼,主動創新暖警舉措,讓基層民警切實感受到組織關懷。市公安局、旗縣公安分局對公安英烈和因公犧牲民警家屬、離退休老民警、困難民警、傷殘民警、患病民警開展走訪慰問活動,為他們送去了慰問品和慰問金,帶去了各級公安機關對基層民警的關懷。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和通遼市醫院組建了由兩名主任醫師和一名護士組成的兩個醫療小分隊,在“愛警周”期間深入到科爾沁派出所、開發區新城派出所、交警支隊豐田中隊等6個基層所隊開展義診活動。中國旗袍協會通遼分會進行了旗袍藝術展示,用他們特有的方式表達了對公安工作的支持。
警愛民 警民聯手打造平安通遼
為回饋社會各界的關心厚愛,全市各級公安機關結合崗位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警民互動活動,全面展現通遼公安的良好形象。
7月8日下午,市公安局和通遼愛警協會、通遼七中聯合舉辦了全市公安機關“兩學一做”暨愛民擁警主題演講比賽,各黨政機關及社會各界代表共300余人觀看了比賽。比賽中,12名決賽選手用真情講述了人民警察忠誠履職、服務人民和社會各界群眾擁警助警的動人故事,邵兵、何永順、崔景生等忠誠愛民的先進事跡讓觀眾深受感染。
7月10日上午,市委政法委、市委宣傳部、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通遼市公安局、通遼愛警協會聯合舉辦了通遼市“愛民擁警”構建警務共同體工作成果展,公安民警代表、學生代表、社區群眾代表、愛警協會、中國旗袍協會通遼分會和社會各界人士共400余人參加成果展。138幅圖片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展示了全市“愛民擁警”構建警務共同體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現場群眾反響強烈,再現了警民聯手打造平安通遼的動人篇章,為進一步推動“愛民擁警”構建警務共同體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