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在科左后旗查日蘇鎮烏蘭嘎查,提起婦聯主任趙淑芳的家庭,人們都會稱贊有加。這是一個充滿愛意和幸福的家庭,尊老愛幼,親情濃濃,成為了當地老百姓羨慕的對象和學習的楷模。趙淑芳在婦女工作崗位上已工作20多年,丈夫楊春發一直在教育系統,現任查日蘇鎮中心小學副校長,三個孩子在夫妻的精心教導下,現在已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才。在他們看來,如今平淡、幸福的生活就是他們最想要的。
做孩子身旁默默的守護者
說到孩子,趙淑芳總是掛著一臉的幸福和驕傲。三十多年來,趙淑芳和楊春發在孩子的培養上確實花了很大精力和心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孩子們記事開始,我和丈夫就有意識地注意自己的言傳身教,注重培養孩子們良好的品質和健康的心理,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康成長。”趙淑芳說。
“百善孝為先”是趙淑芳和楊春發首先給孩子們灌輸的思想。三十多年來,夫妻二人對家中的老人關愛有加,衣食住行都打理地井井有條,哪怕父母身體稍有不適,作為兒媳的趙淑芳也總是第一個把公婆送到醫院檢查,直到醫生說沒事才肯放心回家,一次次的耳濡目染,三個孩子也成為鄉親們眼中特別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培養孩子們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我們家的教育氛圍也始終是寬松、和諧且民主的。我們非常尊重孩子們的想法,從不給他們太多壓力,無論在學習、擇業、擇偶等方面,都尊重孩子們自己的意見,我們只做他們身旁默默的守護者,只要保證孩子們的大方向不偏離就行了。”楊春發說。
腳踏實地 努力拼搏家有三個厲害的娃
趙淑芳和楊春發從來不溺愛或寵慣孩子,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勤儉節約是良好的美德,一直到現在,即使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但孩子們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習慣。在平時的鄰里鄉親相處中,作為婦聯主任的趙淑芳從不忘引導孩子們要和睦鄰里,關愛他人,幫助有困難的鄉親,由于工作關系,她經常了解全村婦女的生活狀況,幫助困難家庭。“很多年前,有一次我上街看到村里一位婦女的羽絨服特別眼熟,回家后我就問媽媽那件羽絨服怎么那么像自己的,后來媽媽告訴我說,衣服就是我的,因為她看我不經常穿,而且正好那個家庭比較困難,就送給她了,這件小事雖然不起眼,但在我心里卻深深扎下了關愛他人的種子,我為自己有個這樣熱心善良的母親感到驕傲。”趙淑芳的大女兒楊梅說。
就是這樣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才造就了這個家庭幸福美好的生活。大女兒學習成績一直很優秀,是村里培養出的第一個本科生,考研究生還獲得了國家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在在北京市國資委下屬的企業里擔任領導崗位;二女兒大學畢業后也先后在大城市憑借自己的努力打拼鍛煉,在所處的行業里是非常搶手的人才,后又承續父親的夙愿,回到家鄉擔任了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崗位,立志為家鄉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小兒子也不甘落后,先在技校學習,后來去北京發展,從最普通的服務人員做起,踏踏實實積累經驗和人脈,后來做到某公司的銷售經理,現在在青島的一家企業擔任銷售項目負責人,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和贊許。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趙淑芳和楊春發幾十年來的心血沒有白費,如今兒女們都已成為各自崗位上的中流砥柱,每年春節是這個大家庭最開心的時刻,四世同堂,其樂融融,作為一個最普通的家庭,因為重視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她們的家庭收獲了更多的幸福,也傳承弘揚了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育的優良傳統,成為激勵當地家庭正能量的楷模。
記者 劉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