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治病救人是我的責任,能為病人解除痛苦是我最大的心愿。——陳光
醫術高超,醫德高尚,大膽探索,孜孜以求,他是后旗醫學界的一面旗幟,是群眾的健康衛士,是患者生命的守護神,一個純粹無私的***員,他就是陳光、
救死扶傷 盡職盡責
在陳光30多年的從醫生呀中,時間就是生命,病情就是命令,他的日程表里沒有節假日,也沒有星期天。醫者父母心,在他的服務對象里,沒有親疏貴賤之分,無論職位高低在 他眼里都是患者。年三十的晚上他為搶救牧民患者徹夜不眠,國慶長假他守護著78歲的病危老人。作為領導,他以身作則,率先垂范。每天早晨剛上班他便聽夜班醫護人員報告、查房、會診疑難病例、指導年輕醫生、常規坐診,每天工作都排的滿滿的。1989年,甘鎮一居民右上肢麻木4年多,曾先后多次去幾家大醫院求醫,一直按風濕癥治療,久治不見好轉。經人介紹找到陳院長,他根據病人的癥狀診斷為:脊髓空洞癥。他建議患者到沈陽醫大通過核磁共振進一步檢查(當時旗醫院尚無核磁共振),檢查結果證實了陳院長的診斷。病人得到了及時治療,病情逐漸好轉。患者家屬感慨地說:“到外地跑了一圈,結果還是陳院長看對了,沒想到陳院長的醫術這么高明,如果早點來,就 不會耽誤這么長時間了。”
2005年8月8日他親自率領旗醫院急救小組奮戰一夜,成功地搶救了一例心跳停止1小時40分鐘、呼吸停止2小時19分鐘的急性廣泛前壁、下壁心梗病人,創造了旗醫院搶救心血管疾病歷史上的奇跡。多年來,經他治療的各種疑難危重病例數以萬計,救治3各種病人不下幾十萬次,誤診率為零,他成了遠近聞名的“神醫”,慕名而來的患者絡繹不絕。
體恤病人 待患如親
陳光時刻為患者著想,對患者充滿同情,感同身受。他認為行醫即行善,對患者從不用高價藥,花小錢治大病,藥到病除。他不但拒收紅包,還經常給患者墊付醫藥費。一位從老山前線回來的退伍兵,家里生活十分困難,來醫院買藥時錢不夠了,一分錢憋倒英雄漢。他尷尬的直撓頭,急得直跺腳,院長知道后,掏出200元錢幫他結了賬,為其解了燃眉之急。這位經過槍林彈雨的老兵,握著陳院長的手,雙眼濕潤了,激動得不知說什么才好。這樣的事在一行醫生涯中何止一次!多年來,白天黑夜,兢兢業業,他患上了嚴重的頸椎增生、腦供血不足,面對找他看病長長的患者隊伍,他 沒有時間休息,就在辦公室里邊輸液邊工作。
在他的 一言一行中,折射出兌生命的關愛、人性的光輝;在金錢面前,他堅守著黨性和醫德。
公而忘私 大膽創新
在2003年抗擊“非典”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由于連日的勞累,他病倒了,高燒39度,領導和同志們都勸他休息,他卻說:“關鍵時刻,我不能當逃兵。”他一直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恪盡職守。恰巧這時,患腦血栓臥床多年的母親出現持續高燒,病情十分危重,鄰居馮某急匆匆地來找陳院長,告訴他,他的母親突然人事不醒,讓他馬上回去看看。面對垂危病人痛苦的面孔,看著滿臉淚痕、焦急期盼眼神的患者親屬,他堅定地告訴鄰居自己現在不能回去。為救治千千萬萬個母親、防控“非典”,他卻沒有守護在自己母親的身邊,一直堅守在一線。
陳光潛心研究醫學基礎理論和臨床診療技術,多次到上級醫院或院校進修深造,在神經內科和心血管內科方面造詣頗深。他撰寫的《微創引流治療高血壓腦出血》、“以腦轉移為首發癥狀的肺癌12例分析》等10余篇學術論文在國家級醫刊上發表;被自治區文明委命名為全區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內蒙古自治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先后當選為中共通遼市第三次黨代會代表、科左后旗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陳光充滿著卓越的智慧和無私的大愛,忠心耿耿,彰顯了***員的先鋒本色。劉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