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訊 為了更好地開展基層群眾醫療衛生工作,進一步破解基層醫療機構底子薄等瓶頸問題,科左后旗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引導群眾有序就醫,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有效緩解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強化資源配置,探索醫聯體建設。全旗各醫療機構均與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簽訂了《醫療聯合體協議書》。旗人民醫院與遼寧省肛腸醫院及旗內30家鄉鎮衛生院簽署了醫聯體“聯盟醫院”協議書。為暢通、規范雙向轉診渠道,由協作醫院醫生開據“科左后旗人民醫院雙向轉診單”,患者憑“轉診單”經“綠色通道”入院,經過治療穩定后再轉到下級醫院。通過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和醫聯體建設,推進基層首診、大病轉診、急慢分治、慢病及康復在社區、在基層的診療服務模式。截至目前,共上轉患者178人、下轉患者26人;派專家義診71次,診療2040余人次;接收進修生19人。
強化設施建設,提升醫療綜合保障能力。加大旗級醫院、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補齊短板,配齊基本設備。目前,已建成標準化衛生室431所、衛生院3所,提高了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旗人民醫院建成1.3萬平方米的內、兒科病房大樓,全面提升了醫院綜合服務能力;蒙醫整骨醫院建成1300平方米的蒙藥制劑室,進一步提高了蒙醫服務水平;9300平方米蒙醫整骨醫院病房樓擴建項目及4000平方米努古斯臺分院建設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強化政策宣傳,提高群眾認知度。印發《科左后旗醫療機構分級診療工作實施方案》,轉發《通遼市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范簽約人數和服務內容,強化慢病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摸排和管理,加強考核指導力度,提高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通過下鄉義診、舉辦健康教育講座等形式廣泛宣傳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相關政策、簽約方式和內容等,擴大宣傳覆蓋面,提高群眾對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認知度和接納度。截至目前,城鄉居民共簽約300843人,簽約率達73.5%;其中重點人群簽約85278人,簽約率達83.5%;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簽約17890人,簽約率達98.9%。
強化政策落實,提高報銷比例。建立健全分級診療制度,完善協作醫院網絡,實現資源互補互通。根據《通遼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管理暫行辦法》,蒙醫整骨醫院住院的參保患者,報銷起付線降低50%,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在原有基礎上提高15%。旗級兩所公立醫院采取醫保住院病人“墊付制”、住院病人出院“即時結算”等便民措施,推進分級轉診工作,有效分流患者。經估算,年初以來,直接或間接為群眾節省醫療費用500余萬元。
強化信息共享,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積極構建“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鎮、大病不出旗”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為百姓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以旗人民醫院、蒙醫整骨醫院為龍頭,逐步開通遠程醫學會診系統,群眾在村衛生室看病就能得到鎮、旗級醫院醫生的指導,實現個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信息共享,切實提高家庭醫生服務效率和水平。
強化績效管理,定期開展評價考核。建立和完善績效考核制度,把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納入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主要指標,每半年開展一次督查指導,及時發現并解決遇到的問題。建立以簽約服務質量、基層首診率、旗域內就診率等為核心的指標體系,定期對家庭醫生團隊開展評價考核。
(王世鵬 張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