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利好政策提振津城樓市 業內:成交有望回升
在經歷了持續低迷之后,房地產市場救市信號再次發出。金九銀十,樓市利好不斷。先是9月30日,央行和銀監會聯合發文,明確放松首套房認定標準與房貸利率,最低7折的利率優惠力度更是創下4年來最高。緊接著10月17日,天津六部門又聯合出臺了“津十六條”,全面放開限購、限貸,并調低房產交易稅費。
雖然新政的推行要有一個過程,尤其是貸款利率7折優惠,執行相對更有難度。但業內專家表示,在半月之內國家和地方連續出臺利好政策,如此大力度的利好無疑會大大緩解購房者的觀望情緒,降低不確定的心理預期,對于年末的天津房地產市場將會產生很大的提振作用。
首套新政基本落地 最高優惠或將止步8.5折
首套房貸新政已經出臺半月有余,記者走訪本市各大銀行了解到,四大行除了農業銀行沒有動靜外,其它均表示將執行新政策,只是政策細節還在調整之中。興業銀行、招商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股份制銀行明確將執行“認貸不認房”政策,并開始接受業務辦理。優惠方面,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力度最大,均對優質客戶給予9.5折的優惠。而天津本地銀行如渤海銀行,記者得到的答復則是目前仍在等待總部消息。
天津中原地產按揭部經理劉宏表示,對于銀行優惠,購房者無需過度期待,貸款利率7折優惠應該不會出現。她認為,天津地區最理想的優惠力度不會超過8.5折,以當前房貸基準利率是6.55%,打7折后連5%都不到了,這比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低,銀行肯定是要賠錢的。尤其是新政只是說最高優惠至7折,并非強制執行,所以銀行方面只會酌情出臺優惠,7折優惠預計將不會出現。
兩成購房者重獲入市資格 改善型客戶將成新主力
經歷了持續三年的限購之后,此次央行新政和“津十六”最直接的受益對象將是那些有改善型需求的購房者,他們也將構成下一階段市場的重要支撐力量。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總監郭燕分析,在新政的直接影響下,本市及外地居民購房資格限制將被解除,再加上二套房貸款的放松,將有效釋放一直以來被抑制的各類自住型需求,使得至少20%的購房者重獲入市資格。改善型需求因入市門檻連續降低,將成為樓市主力購買人群。
新房市場受益大于二手房市場
“津十六條”加大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將使新房的優惠大于二手房。新政規定個人購買普通住房且該住房屬于家庭唯一住房的,按照成交價格的1%或1.5%征收契稅。該規定可從購房稅費環節降低購房者的新房購買成本。以首次購買一套90平米以下、總價100萬元的普通新建商品房為例,契稅為1%,稅費將由3萬元降低至1萬元,購房者可節省2萬元。而同樣面積的二手私產住宅的交易契稅標準原本也是1%未變,因此本次契稅的調整對于居民購買新建商品房的優惠力度要大于二手房。
開發商表現積極 購房者多看少動
“十一”期間,不少開發商也緊跟形勢加大了優惠力度。記者在走訪項目時了解到,為了抓住首套房貸新政的受益客戶,天津部分項目推出了特惠房源,最高優惠力度高達百萬之多,比如,河東區的中糧大道推出的特惠房源,優惠力度近70萬元。開發商顯然表現積極,促銷誠意十足。相對于開發商的“熱情”,購房者則顯得更為理智,“多看少動”是目前不少購房者的普遍心態。中原地產按揭部經理劉宏說,雖然新房項目在此期間銷量有所回升,但基本上都是因為促銷政策所致,并非是新政顯效。更多購房者以等待新政的優惠為由,延長了成交期。“十一”期間,本市新房網簽數據并未出現大幅上漲,也能佐證目前新房市場買賣雙方的狀態。
對于二手房市場,劉宏說,目前為止從中原地產二三級市場的客戶的簽約量、到訪量、咨詢量等情況來看,積極信號逐步顯現,但短期內不會出現房價、成交量的大波動。受新政影響,二手房業主對市場的預期增強,整體房價議價空間變小。由于沒有開發商的貸款壓力,價格觀望期將會更長。鏈家地產市場部王琳也告訴記者,首套房貸新政出臺后,鏈家各門店到訪量有所增加,預計會帶動改善客戶出手購房,尤其是房貸還完的業主,一賣一買,以小換大的情況將會增多,預計10月二手房總體成交量將有小幅上漲。
業內專家預計,隨著政策的逐步落地和執行,加之當前房價的平穩會促使購房者積極出手,使得第四季度樓市交易量逐步回升,尤其是改善型需求的釋放將最為顯著,而信貸政策中關于“七折”優惠利率能否落實,也將成為部分剛性需求購房者觀望的焦點。不過,在政策利好的帶動下,明年開始樓市成交量回升的可能性比較大,屆時也會在房價上有所表現。
-
下一條:房產新政不是一次簡單的“救市”
自定義HTML廣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