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科左后旗甘旗卡鎮,一場愛心春雨喜降大地,滋潤著科左后旗49名寒門學子及其家人的心。 上午9時許,科左后旗教育局、旗婦聯與敖其爾、陳銀鎖夫婦
--記甘旗卡鎮蓮花吐村黨支部書記許景明 許景明,在中國4A級國家自然保護區大青溝支流上一塊開滿荷花的蓮花吐村任村黨支部書記。蓮花吐村村后是郁郁蔥蔥的大青溝
草原上最美麗的花是薩日朗花,比之更美的是捐獻腎臟挽救妹妹生命的最美姐姐——玉格。 玉格今年52歲,家住科左后旗鐵東社區扶貧樓。玉格兄弟姐妹共六個,她
4月1日,科左后旗甘旗卡鎮,一場愛心春雨喜降大地,滋潤著科左后旗49名寒門學子及其家人的心。 上午9時許,科左后旗教育局、旗婦聯與敖其爾、陳銀鎖夫婦
蒙古族素有“馬背民族”的美稱,**早已成為科爾沁草原蒙古族人民傳統的體育競技項目,通遼市著名騎士扎那、那達木德,那音臺、文龍、小海龍、烏力吉木仁、額都和希格都從
——記阿都沁蘇木塔林浩特嘎查黨支部書記賀其葉力吐 賀其葉力吐,男,55歲,1962年4月出生,2002年9月入黨,現任阿都沁蘇木塔林浩特嘎查黨支部書記兼任阿都
----記雙勝鎮東升村四組保潔員王世秋 王世秋已年過四十,自小患先天性神經性耳聾,他多年來一門心思務農,在臟活兒累活兒面前從無退縮,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也
——記科左后旗城鎮公共事業管理局環境衛生監察隊包栓柱 清晨,在大街上還不見人影的時候;夜晚,當大家都沉浸在美好夢鄉的時候,包栓柱早已拿著掃帚奔波在甘旗卡鎮的大
遙遠的甜稈兒記憶 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我的童年是在小山村里度過的,那里有長年流淌不息的遼河水;有夏日里伏在樹上陣陣長鳴的知了;還有那盞盞小燈籠般飄飄
2月27日,65歲的老兵尤志文為尋找多年未見的老戰友,一人一車,踏上了騎行入川藏、萬里尋故人的漫長旅途。自本報刊登了一篇題為《難忘戰友情,六旬老兵萬里尋故人》的
用愛編織幸福的人 ------記內蒙古通遼市孝老愛親道德模范高娃 人生什么叫幸福?你病了,有人照顧你;你冷了,有人抱著你;你哭了,有人安
老支書胡日查讓貧困村換新顏 —記旗人大代表、努古斯臺鎮道乃營嘎查黨支部書記胡日查 “作為一名村支書,論官職沒有級別,論工資難以糊口。但干
也許你還沒有忘記2015年一條“一粒南阿米,情飄千萬里”的口號在微信、微博等朋友圈被刷屏,也許你過年時會和朋友打趣到“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南阿米”,也許你每
昨天再好,也走不回去; 明天再難,也要抬腳繼續。 沒有人能煩惱你, 除非你拿別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沒有放不下的事情, 除非你自己不愿意放下。 日子
----記甘旗卡街道大青溝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高秋艷 高秋艷,女,蒙古族,1971年7月出生,大學學歷,1990年7月參加工作,2000年4月加入中國共
——記科左后旗“十個全覆蓋”中央儲備糧通遼甘旗卡直屬庫金寶屯分庫駐勝利農場駐村干部劉丹 劉丹,女,1976年2月出生,是中央儲備糧通遼甘旗卡直屬庫金寶屯分庫的
自科左后旗“十個全覆蓋”工程開展以來,村級保潔員制度作為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一項新的舉措提出并實施。在巴彥毛都蘇木額爾吐嘎查提起朝倫巴根,村民們都會豎起大拇指,說他
——記工商銀行科左后旗分行行長、派駐查金臺牧場六分場工作組組長吳江 從2014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始,一直到“三推進一促進”活動、干部下基層駐分場“推
劉金山,一個后旗人非常熟悉的名字,巴嘎塔拉蘇木烏日都巴嘎布拉格(南巴)嘎查36歲的致富帶頭人。十年的拼搏與付出,他由一個養殖大戶發展為合作社負責人、由一個普通牧
不久前的一天,甘旗卡鎮新營子村駐村干部和往常一樣,早早來到村部,與村“兩委”班子成員一起研究怎樣進一步落實好本村近期“十個全覆蓋”工程建設任務和迎檢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