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訊(特約記者 劉子群 通訊員 陳雨佳) 年初以來,科左后旗常勝鎮緊緊圍繞“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這條主線,因地制宜,通過發展特色種植和經濟林、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式,以點帶面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建設“百里千畝”采摘園,深度開發旅游產業。利用春季造林時節,在甘金南線兩側老營房村、常勝村、梅林窩卜嘎查種植果樹,通過“采摘園+庭院經濟”模式提高農民收入。截至目前,栽植蘋果梨、韓富士、雞心果等果樹22040株。完成了沿線8個村莊、410戶庭院果樹種植,建設采摘基地2處。明年將形成一條“春看花,秋摘果”百里觀光風景線,一手抓農業,一手抓旅游,“農業+旅游”的運行模式將帶動沿線8個村的農戶增收致富。
建設小麥復種示范村,著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常勝村、馬架子村和地河村打造小麥復種示范村,小麥種植面積達2000畝,復種品種有油葵、白菜、大蔥和蕎麥等,實現了從玉米種植向高效農業發展的轉變,提高了經濟效益和土地利用率,農民收入將大幅度增長。
建設中草藥種植基地,帶動農戶發展“庭院經濟”。在常勝村、地河村、新民村建設中草藥示范基地,利用庭院、閑置地等種植中草藥,主要包括黃芪、苦參、板藍根等,種植面積達3000畝,并計劃成立中草藥產銷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將“閑置地”變成“聚寶盆”,持續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