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訊(特約記者劉智奇 通訊員馬俐 郭曉軍) 當記者走進科左后旗努古斯臺鎮雅莫嘎查的種植大棚,一股熱氣迎面撲來,白色的大棚里,棚頂晶瑩的水珠和地上綠油油的瓜苗兩相呼應,煞是好看。村民王春花正忙著和家和農牧業有限公司的技術員為大棚香瓜通風。
“原來我一直在家照顧臥病在床的老人,哪也去不了,更別說賺錢養家了。今年鎮里幫我制定了脫貧計劃,讓我種點香瓜。估計一年下來怎么也能掙5000來塊錢。”王春花興奮地告訴記者。為了拓寬扶貧路徑,努古斯臺鎮結合雅莫嘎查貧困戶實際,整合資金78萬元,建了58座大棚,依托家和農牧業有限公司,通過“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引導農牧民發展庭院經濟增收。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該旗按照“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群眾跟著致富能人走、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思路,依托家和農牧業、牧合家牛業、科爾沁牛業、禾豐米業等龍頭企業和合作社,推行“合作社+貧困戶”“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等產業化經營模式,采取入股分紅、寄養托管、承包租賃、訂單種植、貸款擔保等形式,帶動1300戶貧困戶增加收入390萬元,2907人通過發展生產脫了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