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訊(特約記者 趙文嘉) 初春時節,行走在科左后旗的項目工地,到處是火熱的建設場景:百萬頭肉牛養殖基地、科爾沁沙地“雙千萬畝”治理、改善人居環境村屯綠化、大青溝景區提質升級、全域生態觀光旅游、國道304線立面改造及特色小城鎮建設等項目均在緊張施工,全速推進……
今年,該旗按照適度超前、合理布局、完善網絡、提升質量的原則,加快投資拉動、項目帶動,圍繞“七網”共建、“七業”同興,放大優勢、深挖潛力,攻破難點、補齊短板,著力發展肉牛及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文化生態旅游、生態、蒙中醫藥、硅砂及裝備制造、物流及信息、新能源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馬文化八大產業,加快園區及金融平臺建設,全力抓好城鄉一體化、品牌文化及人才三項工程。
以構建鐵路、公路、航空、市政、能源、信息通信和水利七大網絡體系為重點,加緊建設一大批重點項目。通遼連接京沈客專快速鐵路科左后旗段已完成基礎工程,年內計劃完成鋼軌鋪設及站點重建;西遼河治理提升百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區項目已打井75眼,砌筑井房10座,鋪設管網2萬米,完成投資300萬元,年內計劃完成總工程量的50%;省道305線金寶屯至甘旗卡公路和省道207線大林至康平公路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兩個項目可研已批復;縣道471線金寶屯至二道河子段(長征路)已開始進場備料;通用通勤機場建設項目已完成選址,年內開工建設;主城區排水、供熱、地下管廊等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已完成瑪拉沁大街、科爾沁大街公鐵立交橋及配套工程,東區污水處理廠和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廠年內將建成投入使用;國道304線兩側立面改造工程加緊實施,重點打造努古斯臺、巴嘎塔拉、阿古拉、吉爾嘎朗4個小城鎮;東遼河大橋項目進入可研專家論證階段;引水入城工程計劃年內完工;工業園區天然氣管網工程及管線進城關鎮項目有序推進;電子商務產業園年內計劃入駐電商企業30家。
著力振興實體經濟,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進中能昊龍門窗城項目、長江造型自懸浮支撐劑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康臣藥業標準化車間投入使用,爭取華邦藥業2個新藥品通過國家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后投入生產,實施40兆瓦光伏扶貧項目,力促遠大碳素、碧隆碳素、德仕礦業10兆瓦光伏發電等項目建成投產。同時全面改造升級農村電網。
為保證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該旗以“重點項目攻堅行動”為總抓手,轉變政府職能,精簡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營造高效誠信的政務環境。同時,堅持領導包抓和主管部門負責制,繼續采取重點推進、集中開工、聯合督查等措施,抓開工、促進度、保竣工;大力推行工作在一線開展、決策在一線貫徹、問題在一線解決、創新在一線體現、成效在一線檢驗、作風在一線轉變的“一線工作法”,實行領導“掛帥包干”制,強化部門銜接配合,實現無縫對接;抽調精干力量成立重點項目辦,實行統一管理、集中辦公,負責項目建設的綜合協調、建設服務和督辦落實等工作;建立重點項目集中督辦制,簽訂集中交辦“軍令狀”,為每個項目配備“專職服務保姆”,開展全程跟蹤式服務,逐一建立管理臺賬,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把工作任務具體到天、具體到人,真正做到項目每周有進展,月月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