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訊 近年來,科左后旗立足蒙醫藥資源優勢,下大力氣解決創新不足和傳承不夠的問題,讓蒙醫藥事業在蒙醫整骨發源地再次煥發光彩。
抓基礎建設和投入保障。該旗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和市支持蒙醫藥事業發展項目資金,設立蒙醫藥人才專項資金,對知名專家、特殊人才給予定額補貼。近兩年,先后投入資金4800萬元用于引進先進醫療設備,加強了蒙醫藥制劑室建設,在通遼市蒙醫整骨醫院重點建設了1300平方米的蒙藥制劑室,在基層衛生院建設了4所蒙藥制劑室,現可生產三個劑型(粒、湯、散)101個品種的蒙藥,并自主研發了旭如圖烏日樂等蒙醫藥,現全旗共注冊蒙醫制劑172種,蒙藥年銷售額300萬元。該旗還通過“企業+協會+農會”等模式推進中蒙藥材基地建設,目前,全旗建設中蒙藥材基地近5000畝。
抓人才培養和教育傳承。該旗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醫正骨療法)代表性傳承人1名;國家突出貢獻獎獲得者1名;自治區級老蒙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2名。通過做好教育培訓以及開通高級人才“綠色通道”,及時為蒙中醫藥事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培養后備力量。2016年,為通遼市蒙醫整骨醫院新引進大學畢業生20名,特聘蒙藥學專業研究生1名。通過對現存的12部、21冊蒙醫整骨療法典籍進行翻譯、整理和出版,梳理出較系統的醫學文獻體系,為蒙醫藥文化的傳承提供了載體。
抓醫療體系建設提升服務能力。該旗現有27所基層醫療單位、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27所嘎查村衛生室可提供蒙醫藥服務,蒙醫從業人員達260人。為確保蒙醫藥服務更加便捷,該旗將蒙醫傳統療法全部列入基本醫保和新農合報銷范圍。2016年,全旗完成蒙中醫理療1858人次,新農合補償155.7萬元;蒙藥收入占全旗藥品總收入的78.75%,蒙醫藥業務收入占全旗醫療業務總收入的45.68%。
(周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