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揚正氣,保安全,社會和諧最重要,……村民生活真幸福,和諧社會全靠黨。”在科左后旗常勝鎮文化活動室,文藝隊伍正認真排練有關和諧民生的快板節目,準備在全鎮巡回演出時精彩呈現。今年以來,該鎮不斷完善便民服務設施、加大民生投入,優化居民環境,改進工作作風,讓人民群眾滿意度水平進一步提高,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唱響民生發展“好聲音”。
增進百姓民生福祉
老營房村的張大爺最近很高興,每天飯后來到村里的文化活動室,與三五老友一起,或是讀書看報,或是下棋對弈,累了就在休息室休息一會,每天的日子輕松又自在。
據悉,常勝鎮加強各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嘎查村公共服務功能,全力服務保障老年群體,對各村文化活動陣地進行了全面改造。依托轄區醫療機構,采取健康咨詢、知識講座、上門服務等形式,提升村民衛生醫療水平,目前13個嘎查村衛生服務室已全部設立。對轄區內的孤兒、三無老人、失能老人開展了全方位的救助,現已經惠及26人。
服務送到百姓心坎
“有了服務聯系卡,有事就打上面的電話,既方便,又放心。”常勝村村民張阿姨手拿居民服務聯系卡,打通了上面鎮干部的電話,10分鐘不到,鎮干部便來到阿姨家中,咨詢起她的生活生產需求。
該鎮實行多元化雙向互動服務,在確保服務渠道暢通的同時,力求拓寬服務民生范圍。在各村設置意見箱、意見簿,向村民印發便民服務聯系卡,將各職能部門、科室的聯系方式和服務事項在卡上進行公示,為群眾辦事提供方便,截至目前,全鎮發放便民服務聯系卡1萬余張,征集到涉及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等意見建議近百條。
百姓樂享舒暢生活
“以前這兒是居民擅自改造的菜園,又臟又亂。現在建成文化廣場了,視野十分開闊,路也鋪好了,我早晚都來這逛逛,看看文藝演出,也鍛煉鍛煉身體。”新民村66歲的劉山老人高興地說道。
常勝鎮落實“十個全覆蓋”工程回頭看工作,對轄區13個村、69個自然屯、7個農貿市場,進行了全方位的整治。出動各類機械10萬余臺次,人工30萬余人次,清理小區多年未清理的垃圾70余萬方,拆除違建220余處,改造敞口式垃圾車40余輛,實現了“責任全覆蓋,管理無真空,整治無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