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羅永綱在科爾沁區豐田鎮西伯營子村就推進農業結構調整調研。記者 牧人 攝
6月19日,市委書記羅永綱先后到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科爾沁區、科左后旗,就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推進重點工作重點項目建設進行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重要決策部署,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牢固樹立并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主動作為,攻堅克難,推動全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羅永綱先后深入到內蒙古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隆圣峰天然氣公司、科爾沁綠色食品加工園區、科爾沁區豐田鎮西伯營子村、伯恩露笑藍寶石有限公司、忠大鋁業公司、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連港綜合保稅物流園、牧合家肉牛養殖場、科左后旗努古斯臺鎮圖古日格嘎查、科爾沁區永安六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啟凱建電纜有限公司等地,走進工廠車間、科研院所、田間地頭、村莊農戶,看項目,訪民情,廣泛聽取基層干部群眾意見,與當地干部群眾和企業負責人一起探討交流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短板”和制約瓶頸,共商攻堅舉措。
內蒙古蒙醫藥工程技術研究院是由政府推動、企業牽頭、高校及科研院所參與組建的新型研發機構。羅永綱走進蒙藥提取制備工藝研究室和蒙藥質量標準及穩定性研究室,聽取研究院負責人匯報,詳細了解蒙藥新藥、保健品的研發情況及其生產工藝。他指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關于創新發展的重要部署要求,更加富有成效地做好新形勢下的科技創新工作,推動我市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發展。要緊緊抓住國家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的寶貴機遇,充分發揮我市蒙醫藥發展的良好基礎,依托“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提升蒙醫藥科技創新能力,加快蒙藥產業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蒙藥產業現代化技術創新體系,加快制定蒙醫藥標準,大力培養蒙醫藥高層次創新人才,不斷做大做強我市蒙醫藥產業。
今年,科爾沁區在豐田鎮西伯營子村建設了“科爾沁區農機現代化示范基地”,基地通過大型現代化機械作業,實現全程機械化,全村的1萬畝耕地全部實現托管或合理流轉,實現節本增效。羅永綱與合作社負責人、農戶走進田間地頭,仔細查看玉米長勢,共同研究增收辦法。他指出,要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轉變生產方式,加大結構調整,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通過合作經濟組織,加大土地流轉力度,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率,實現農牧民穩定增收。
扶貧攻堅是羅永綱此次調研的重點。他來到脫貧攻堅聯系點——科左后旗努古斯臺鎮圖古日格嘎查,走村入戶了解民生民情。貧困戶胡寶利用農家肥在庭院內種植蔬菜,美化了環境,減少了支出,羅永綱和他算成本賬,鼓勵他繼續因地制宜種植蔬菜,大力發展養殖業,千方百計增加收入,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羅永綱要求當地負責同志,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深入推進扶貧攻堅工作,全面實施農村牧區“十個全覆蓋”工程,認真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問題,幫助貧困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切實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每一位群眾的心坎上。
在伯恩露笑藍寶石有限公司、內蒙古忠大鋁業有限公司在建項目等地,羅永綱和企業負責人與一線工人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產業發展等情況,傾聽他們關于企業發展的思路和想法,詢問并研究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羅永綱指出,要全面加快項目建設步伐,下大力氣延伸升級產業鏈條,強化科技創新和市場開發,促進產能優勢盡快轉化為高端產品優勢,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現已形成年加工玉米150萬噸,味精40萬噸、氨基酸18萬噸、淀粉副產品40萬噸、有機肥60萬噸的生產規模。羅永綱在調研時指出,要加大糧食產、加、銷等產業鏈環節的整合力度,積極爭取政策和項目支持,未雨綢繆做好玉米收儲工作,扎實做好玉米轉化增值這篇大文章,努力實現企業增收益、農民增收入。
內蒙古中啟凱建電纜有限公司是中啟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設立的全資子公司,與上海電纜研究所技術合作,是集研發、生產、銷售鋁合金電纜等產品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面對市場的波動,當地相關部門主動作為,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和問題,企業于近期順利恢復生產。在聽取企業負責人作的情況匯報后,羅永綱鼓勵企業自力更生、自主創新,努力實現關鍵技術重大突破,延長產業鏈條,降低產品成本,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掌握市場競爭的主動權,積極搶占市場制高點,實現持續健康發展。要求當地政府繼續做好企業幫扶工作,深入一線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助推企業走出困境、實現新的更大發展。
羅永綱在調研時強調,要按照“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要求,深入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圍繞打造我市“六大基地”建設,在統籌兼顧彈好“鋼琴”的同時,要突出重點牽住“牛鼻子”,著力抓好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惠民生各項工作,實現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要按照“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支柱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要求,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三大產業集群”向產業高端化、新型化發展,向產業鏈下游和終端邁進。要加快農牧業結構調整,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穩定糧食產量的同時,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全方位大力發展、扶持、壯大農業合作社,促進土地流轉,走規模化經營之路,實現農業機械化,帶動農牧民增收致富,促進農村牧區全面發展。要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產業,打造“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要以“十個全覆蓋”工程為抓手,多管齊下、多措并舉,堅決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確保貧困地區與全市同步實現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