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
|||
邢建華(1926——1946),河北省大城人,194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大城縣一區財政助理兼區機關黨支部委員。1945年10月自愿報名到東北開辟工作。同年到阜新,曾任北鎮縣政府秘書,后任七區區長。1946年3月到開魯,任三區區長。1946年8月,邢建華在一次與土匪遭遇戰中腿部受傷,在縣醫院治療后,轉到后方艾格廟養傷。1946年9月19日,邢建華和傷病員在向開魯集中,路過大太平莊附近,遭遇西來軍匪綹的伏擊,不幸遇難,年僅20歲。1947年8月,開魯縣政府下發通告,將三區所在地十八頃村,命名為建華村。1955年11月,縣政府將三區改為建華區;1956年9月撤區劃鄉,把建華區新開河南區域劃為建華鄉;2007年撤鄉劃鎮,將原建華區重新劃為建華鎮,至今。 劉俊昌(1925——1946),1925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城縣。抗日戰爭時,他先當村長,后調到區上工作,任武委會主任。抗戰勝利,他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自愿報名到東北開展工作。1946年3月到開魯縣,任三區區委書記。1946年8月,劉俊昌帶領九名干部,到龐家堡村去開展減租減息,清算斗爭。剛到村頭,即遭到“中國人”匪綹李子有等四土匪的伏擊。激戰中,劉俊昌壯烈犧牲,時年21歲。為了紀念革命烈士,開魯縣政府決定,將龐家堡村命名為俊昌村。1956年9月至1958年8月、1984年秋至2001年1月,縣政府曾兩次將建華區新開河以北的四個村劃為俊昌鄉,也先后并入建華公社、建華鎮。 張東來(1920——1946),出生在山東省平邑縣張莊。1937年6月參加新四軍,1946年1月駐哲盟,任174部隊警衛連排長。1946年5月下旬,奉命到東科中旗八區開辟工作,6月初任八區副區長。9月6日由于區政府舊職員叛變,并與當地反動勢力勾結,致使張東來和區中隊指導員索興周同時被捕,慘遭毒打折磨后,被土匪槍殺。為了紀念張東來烈士,開魯縣政府決定把八區所在地永發村,命名為東來村。1955年11月,縣政府將八區改為東來區;1956年9月撤區劃鄉,將東來區改為東來鄉;2007年撤鄉劃鎮,將東來鄉再劃東來鎮。從呼和浩特至海拉爾的鐵路,途徑東來鎮的車站,也名之為東來站。 1955年11月,全縣8個行政區統一改換名稱,一區改明仁區、三區改建華區、麥新區(五區)未變、七區改高若區、八區改東來區,五個區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1956年9月,全縣的8個區劃為26鄉,其中明仁、高若、東來、建華、俊昌、麥新6個鄉,以革命烈士名字命名。2007年,全縣劃為10個鎮,其中麥新、建華、東來三鎮,以烈士名字命名。 2008年城鎮擴建重辟一條新路,縣政府決定命名為麥新路。呼和浩特至海拉爾的鐵路,途經東來鎮的車站,名之為東來站。 此外,開魯還有四家文化、新聞團體,曾以烈士名字命名。 麥新教育館。教育館成立于1948年2月14日,1949年5月改為麥新文化館;1953年9月,根據國務院相關文件精神,統一定名為開魯文化館,至今。 麥新宣傳隊。宣傳隊是1947年11月,由縣長唐宏光親自指導下組建的臨時性質文藝團體。其成員以當年暑假去白城子學習的二十多名小學教師為主體,另從工農班和中學生里選拔了部分文藝骨干,共35人組成。以紀念麥新、弘揚麥新精神、配合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為主旨,開展演出活動。至1948年4月結束,在160多天時間,深入農村演出70多場、城鎮演出百余場。1949年末,麥新文化館成立麥新業余劇團,最初只有7個人。1950年,開魯麥新文化館麥新業余劇團改稱麥新文化館麥新宣傳隊,人員增至30多人,正式任命了隊長和指導員。1952年麥新文化館麥新宣傳隊解散,人員大部分由政府分配了工作。 (待續) 文\方綱 連 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