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表姐穿了一件深紫色的羊毛大衣、圍了一個潔白的圍巾,踩著十公分的高跟鞋甩著及腰的長發婀娜地走了進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表姐還做了美甲。興許是為了搭配她的羊毛大衣,同樣是深紫色,上面不知道用什么膠水貼了些亮晶晶的假鉆。小趙不解,盡管不是農忙時期,但是作為一個八歲孩子的媽媽,難道就不需要給孩子做飯嗎?那花里胡哨的指甲,一看就是不干活的主兒啊。作為未來資深賢妻良母典范的小趙瞬間就對表姐產生了鄙夷之情。表姐倒是坦然,說已經有半個月沒有在家做飯了。原因很簡單,村里村外的六十大壽酒席,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姐姐和姐夫分著跑都來不及呢。
如果在百度百科里搜“大壽”兩個字,會顯示“大壽一般指五十歲以上逢十的壽辰”。那么,標題的答案就很明顯了,六十歲,算大壽。但是,小趙想談的是,六十歲的壽宴,真的值得辦嗎?
在古代,自然環境惡劣、醫療條件落后,人的壽命是很短的。就說小趙的親奶奶和親姥姥,都是在那個疾苦的時代,僅僅四十出頭就因肺結核而去世。所以,在過去,老百姓活到六十歲,那已經是相當的高齡了。可是如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根據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世界衛生統計》報告,中國人口平均壽命為:男性74歲,女性77歲。六十歲,離平均壽命還相差甚遠,更算不上高壽了。進一步而言,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 六十歲,才剛剛步入老年人行列。剛剛步入老年人行列,就大擺酒席,就好比剛剛提了副科,就一副大領導的架勢,沒什么兩樣,同樣可恥。當然,實則不管官兒有多大,都應該親民。這是題外話。
其實,六十歲辦壽宴有點過早的道理,大家不懂嗎?懂。但是為什么還要辦?是給父母盡孝嗎?是哄老人開心嗎?當然都不是,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報仇”。假如參加一次壽宴隨兩百塊的話、一年參加個左鄰右舍的三十次,就是六千塊。這還不算來回油費、時間成本等。其實,很多人也都不想操這份心,可是沒辦法,別人都在辦,又不得不去,總不能光隨禮,不往回收吧。那怎么辦?只能同樣大肆操辦。這不就是活脫脫一個“復仇記”嗎?可是,歸根結底,禮隨來隨去,最后羊毛出在羊身上,老百姓還是把錢搭在了這些費時費事的操蛋事兒上。
那么,如何制止類似大型操辦壽宴的社會不良風氣,營造良好的氛圍?敬請期待下一期《小趙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