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自治區住建廳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內蒙古自2009年實施農村危房改造政策以來,截止到目前已累計完成83.3萬戶(含2015年21.8萬戶)農牧民危房改造任務。
內蒙古地處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農村危房存量較大,且點多線長面廣,改造任務十分艱巨。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內蒙古精心合理規劃、嚴格基本政策、穩步扎實推進,使全區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
根據自治區“十個全覆蓋”工作部署,自治區住建廳編制完成了全區村莊布局規劃,并開展了重點行政村規劃編制工作。在具體改造中,內蒙古堅持轉移集中改造與分散改造相結合,轉移集中改造與移民扶貧相結合,使農牧戶盡可能向道路沿線、水源豐富地區和小城鎮集中,對重點發展村、保留村和撤并村進行科學分類,實現規劃到位、選址合理,做到搬得出、住得好。同時,堅持政府主導、群眾自愿的原則和因地制宜、經濟實用的原則,防止大拆大建和形象工程。嚴格管理,規范操作,做到政策公開、對象公開、補助標準公開,實行民主評議,落實各級各方責任,制訂管理制度,細化工作程序,接受社會監督。
同時,內蒙古還制定出臺了《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分類補助標準》,按照實行差別化補助原則,根據貧困農牧戶的貧困程度設置不同的補助檔次,拉開差距,突出重點,集中力量解決無自籌能力特困戶的居住安全問題,從而減少了部分地區最貧困人口無力建房的情況發生,實現了農村牧區危房改造資源的合理利用。(記者 李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