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闊別數月,再一次回到甘旗卡,街道似乎更加整潔了,或者根本沒有什么變化,只是因為小趙思鄉心切,一切都顯得莫名的美好。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那一個個隨處可見的垃圾桶。看到它們,小趙總有說不出的心酸。盡管通遼地區絕大多數旗縣還沒有做到垃圾分類,可據小趙所知扎旗魯北已經邁出了這一步,這也讓小趙覺得我們的政府和相關部門,是否也該考慮一下垃圾分類的事宜了。
其實垃圾分類的問題,說大是大,但說小絕對不是小事兒。我們將垃圾大體可以分為可回收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玻璃、金屬、塑料盒布等。比如,一噸廢舊報刊能出來850公斤的新紙,成材率高達85%。而餐廚垃圾包括吃剩下的飯、菜、油等,一噸的餐廚垃圾可以產生300公斤的肥料。其他垃圾包括磚頭瓦塊、手紙、陶瓷片等,可以用填埋的方式處理。有害垃圾包括廢舊電池,電子產品,燈管等,對環境污染及其身體的危害極其大,這是垃圾分類當中最重要的。比如,一粒紐扣電池會造成60萬升水體的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用水。假如我們對于這些不同的垃圾,采取不同的方式處理,對于我們的資源是一個極大的節省、對于我們的環境又是一個較好的保護。
暫且不談這么細致的分類和困擾全球的電子垃圾問題,我們目前在垃圾處理這一塊兒,連最基本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都沒有做到。我們的科左后其,將近四十萬人口,每天排放的生活垃圾到底有多些,小趙不得而知,但粗略估算也都不可能是小數目。這不僅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質量,對于我們的子孫后代更是造成了偌大的損失。我們可愛的家鄉,需要我們的呵護。那么這些垃圾到底去了哪里?我們的處理方式又是如何?似乎相關部門對群眾少了一種說法。當然,垃圾分類的后續問題,也是一個碩大的工程,需要耗費強大的資金投入和人才支撐。我們的地方財政能力有限,我們的各方面條件也許尚不成熟,可是,試問,前面不是有一個魯北已經開始做了嗎?
魯北街頭上的垃圾箱是這樣子的!!!
可能有人會覺得,大街上擺放分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垃圾桶又能如何?我們的居民素質不高,有幾個人可以遵守?可是試想,放不放是你有關部門的事兒,尊不遵守是我們人民群眾的覺悟問題。進一步講,你連分類的設備都沒有,怎么知道我們的群眾就不遵守呢?你做過相關的調查和宣傳嗎?你做過相關的探索嗎?甚至你有過相關的打算嗎?
總而言之,小趙倒是覺得,走在前面的才是好的干部,走在前沿的才是好政府。無能,不是我們的宗旨、平庸不是我們的目標、不作為更不是我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