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有一個人,在十四個春秋近萬個日子里,幾乎每天天不亮就上班,忙到天黑甚至更遲才能下班,一心撲在工作上,這其中將包含著許許多多的付出與奉獻,他就是包栓柱同志。包栓柱同志十多年如一日,在環衛戰線上吃苦耐勞,默默奉獻,不斷追求,無怨無悔;十多年來,他入了黨,如今擔任科左后旗城鎮公共事業管理局環境衛生監察大隊車隊隊長。
2000年初,環境衛生監察大隊急需一名垃圾車駕駛員,當時他正好被分配到本單位,在得知其他幾名閑置的工作人員都不愿到衛生管理所的情況后,包栓柱主動找領導要求到衛生管理所來。環衛工作是一項集苦、臟、累齊全的工種,特別是清運垃圾,機械設備差,垃圾靠人工裝卸,當時的駕駛員,既要開車又要當裝卸工,每天的工作很辛苦,一天干下來很累。特別是到了夏季,垃圾腐爛發臭,裝卸垃圾難度更大,垃圾中蛆蟲爬爬的,蒼蠅嗡嗡的亂飛,直往身上、臉上叮,幾乎每天襯衫都被叮的密密麻麻的臭黑點,臉上癢癢的。回到家家人都覺得他身上臭味大。由于裝卸垃圾的工種屬于強體力勞動,每天干完活渾身疼的難受,初干環衛的包栓柱嘗到了環衛工作的艱辛,也曾有過打“退堂鼓”的想法,家里人多次也勸他找領導談談換個職位。但是,對于有事業心、有追求的包栓柱來說,在工作中目睹環衛工人那種“寧愿一人臟,換來萬人潔”的行業精神感召下,最終放棄動搖的念頭,留在衛生管理所,富有進取精神的包栓柱同志還暗下決心:別人能做好的事,我也一定能干好。
包栓柱有了堅定的信念,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上。當時單位里只有三臺垃圾車,垃圾時常清運不過來造成積壓。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包栓柱拼命干,上班時間不夠用,他經常是早上班、晚下班,一干就是十多個小時。每當遇到陰雨天或節假日,垃圾量成倍增加,裝、運、卸難度更大,干十五六個小時也是常事。原來單位規定每天運四趟,他主動增加到六趟、八趟,甚至十趟,從來沒叫過苦、喊過累。
由于包栓柱同志工作出色,贏得了同志們的好評,領導的信賴,2010年衛生管理所合并到旗城鎮公共事業管理局后,他被推選擔任了環境衛生監察大隊車隊隊長。面對車隊大小二十多臺車,每天擔負著甘旗卡鎮100多噸垃圾的清運任務,他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為了帶領車隊員工干好工作,他言傳身教。清運垃圾每天天剛亮就要上班,在時間上,他每天總是提前半小時到單位,布置任務,然后與大家一起勞動;同志們都走了他還要逐個檢查垃圾站點的清運情況,每天下班總是最后一個,經常到天黑才能回家。一天晚上,一輛三輪車遲遲不見歸隊,他放心不下,騎摩托車沿途找到垃圾場,見到這臺車在卸垃圾時陷到淤泥內,駕駛員很著急。他二話沒說,拿起鐵鍬開始清污物,一直到晚上十點多鐘,同駕駛員一起才將車子弄出來。走到家一看,身上弄了不少垃圾腐爛物,褲筒里爬了不少的蛆。平時,別人有輪流休息天,而他因人少卻放棄應有的休息日,不是加班就是給隊友代班。
由于單位車少垃圾多,車輛總是超負荷運行,磨損很大,經常拋錨維修,既費時,維修費用又高,包栓柱想,如果我們能自己修理該多好啊。從此,他一邊開車,一邊利用空余時間看書學習,向有修理技術的師傅請教。經過三、四年的努力,他不僅掌握了汽車維修的基本技術,還學會了各種車輛的駕駛的技術。他學會了這些本領,毫不保留的又傳給了同行。在他的帶領下,車隊的車輛維修從此“小修不出門,大修把師傅請進來”,每年車輛維修費用就節約很多。2013年起,無論車輛大、小修全部都能在單位內部處理。由于環衛機械一般都超負荷運行,常常突擊維修,他經常帶晚、帶夜參加修理,從未向單位要過一分錢的報酬。
包栓柱是車隊隊長,既要管好自己,更要管好車隊,管好車隊主要是管好人。平時,他對全隊每個人都是一視同仁,工作分配做到合理,對工作又嚴要求,除每天對垃圾中轉站清理情況逐個檢查外,還經常采取不定期的辦法組織全隊同志對各人的工作進行互查、互比、互評,以此使全隊同志對哪個人的工作干的如何心中有數,無形中增強了同志們工作的自覺性和責任感。同志們敬佩他,自覺的支持他的工作,使全隊的工作不斷有新起色。
十四年來,包栓柱幾乎沒有休息日,一心撲在工作上,4.22地震時他負責管理11臺車11名駕駛員每天清運垃圾的指揮調度工作,災后重建中垃圾量增大,再加上原有的沉積垃圾清運任務非常重。早上,他天朦朦亮就帶領車隊開始清運垃圾。晚上,車輛陸續回隊,他又要逐個檢查車輛行駛情況、車門是否鎖好門,然后才能下班回家。沒有休息日,妻子患尿毒癥住院他沒時間照料,只好讓年邁的老母親陪床,不是他不愛妻子,面對妻子的理解,他留下來愧疚的淚水,是一份責任讓他堅守崗位!在包栓柱的帶領下,他們已出色完成了1.2萬噸鎮區生活垃圾的清運。
十四年來,包栓柱同志用對環衛的深情與熱愛抒寫了自己的不平凡人生,今后,他仍將一如既往的默默奉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