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吉爾嘎朗鎮:“旅游+城建”一體化助推小城鎮建設
為繁榮地方經濟,推進城鎮化進程,今年以來,科左后旗吉爾嘎朗鎮以全國重點鎮建設與僧格林沁王府復建項目為契機,緊緊圍繞城鎮三年建設規劃目標,在整合旅游資源、鎮區升級改造方面,邁上“旅游興鎮、商業富鎮”的小城鎮騰飛之路。
科學籌建譜寫城鎮化藍圖。以本地三年規劃為藍本,重點實施博王府復建、商業區改造、街道重建三項城鎮建設工程。今年4月,備受關注的博王府復建項目全面啟動,本項原址保護性修繕工程建設周期2014年—2017年,目前正在進行文物本體修繕及王府周邊商住戶拆遷工作,年內完成55戶居民回遷安置及資金補償工作。為建成商業綜合體,在完善好現有的蒙科立購物中心、中街商場等標志性商圈的基礎上,完善客運服務體系,投入使用客運中心1座,新建購物中心一家,以滿足本地激增的商貿需求。2015年,繼續完成鎮區主街道——博王大街改擴建2.2公里,完成地下管網、硬化、亮化、綠化工程,修建一處污水處理站和一處垃圾處理場,預計工程概算4.59億元。同時,依托博王府修繕契機,落實好舊房、危房拆遷重建工作,建立建成集商貿、聚居一體的生活綜合區,徹底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城鎮品味。
秀美風光筑就旅游業復蘇。吉爾嘎朗,蒙語意為“幸福”,吉爾嘎朗鎮,又被譽為“天堂草原”,這里幅員遼闊,水草豐沛,森林、草牧場覆蓋率60.7%,水域面積達7500畝。優美的生態環境及豐沃的地理條件造就了這里獨特的自然景觀,其紅刺榆和五角楓遠負盛名。紅刺榆樹,通體透紅故而得其芳名,因其良好的防風固沙及藥用價值深受大眾喜愛,又因其數量稀少,被列為世界稀有物種。東蘇嘎查紅刺榆自然保護區位于吉爾嘎朗鎮東北10華里處,占地2.7萬畝每當夏秋之際,遠遠望去,猶如沙海中一片跳動的火焰,景象尤為壯觀,目前,該林地已申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關配套旅游項目正同步開展 。烏丹塔拉林場,面積9.6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1%,林場內珍稀樹木種類繁多,珍禽候鳥棲息頻繁。作為大型國有公益性林場,烏丹塔拉林場自然風光秀美,其獨有的五角楓遠近名揚,成為眾多游客們的向往旅游之地。
厚重底蘊撐托商旅業明天。吉爾嘎朗歷史悠久,自清乾隆五年(1740年)科左后旗扎薩克在吉爾嘎朗興建王府后,這里就成為全旗乃至東蒙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現已殘存的博王府及廣福寺遺址,見證了這里豐厚的文化底蘊。博王府,僧格林沁王府舊址,距今已有270余年的歷史。王府舊址呈正方形,占地4萬平方米,建筑風格獨特,前廊后翹,雕梁畫棟,是漢文化、蒙古族文化和滿文化融合的極具代表性的珍貴文化遺產。廣福寺位于吉爾嘎朗鎮東側,距近已有280余年歷史,占地面積24000平方米,建筑設計總面積6230平方米。該寺廟始建于2010年,歷經經兩年時間,建成藥師佛殿、東廂房、山門近650平米,于2012年7月舉行了盛大的開光典禮。修復完的廣福寺,吸引著廣大佛教信徒前來供奉觀光。
秉承“旅游興鎮”“歷史名鎮”的發展目標,吉爾嘎朗鎮依托優勢,整合資源,在構建新型小城鎮的道路上,畫上濃重靚麗的一筆。
(科左后旗吉爾嘎朗鎮黨委 肖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