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婚外情,顧名思義,是已婚者與配偶之外的人發生的戀情。與其說它是戀情,不如說它是一個偷情和偷性的行為,只是在婚外情交往過程中,男性更注重性、而女性更注重情而已。當然,不管是追求性、還是追求情,婚外情對于婚姻而言,必然是一顆毒瘤。多少年來,婚外情作為一種不受法律保護,甚至是違背傳統道德和社會公序良俗的行徑,一直遭到批評和譴責。可是,為什么依然有不少人,迷戀于婚外情,無法自拔,甚至根本不想自拔,尤其隨著微信、陌陌、QQ等新交流媒體的廣泛應用,婚外情有著迅雷不及掩耳的架勢在蔓延。面對這樣的客觀現實,我們是否思考過,婚外情作為一種社會生活中的必然產物,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要素?
單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的情感是非常復雜多變的,一般情況下都處于不飽和的狀態。其實很多人,都是多情種。有幾人敢言,這一生只愛過一個人?食與色一樣,是人的本能。我們需要吃飯,但不會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吃同一樣食物。同理,情感的寄托和欲望的滿足又怎么可能固定在同一個人身上,一成不變呢?只是有的人,自我把控能力比較強,可以應對一切婚姻之外的情感誘惑。而自我約束力不強,或者傳統道德觀念薄弱的人,一不留神,或者一心陷于婚外情當中。很多人都曾面臨過這樣的問題,你更不能接受配偶精神出軌還是身體出軌?在小趙看來,在漫長幾十年的婚姻當中,一次的精神出軌都沒有是不大可能的。如果這個世界上有愛情這門學科,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拿到學位證。因為它太深奧,太復雜,太不受主觀控制。否則,一代才女林徽因的情愛,又怎會在梁思成和徐志摩之間游離?我們不能否認,婚外有真情。
因此,小趙倒是覺得,我們不僅僅是杜絕和防患婚外情,更應該站在一個客觀合理的角度,看待婚外情所存在的合理性,也就是說婚外情是人性之必然。可是,人類之所以被稱之為人類,是因為人的行為必須接受社會公德的約束。婚姻,猶如一列在軌道上一路向前的火車。 軌道也許是一眼看到底的,讓你感到無聊甚至無趣。軌道外的風景縱然萬般美好,倘若出了軌道,火車及其火車上的人,是否安全,就另當別論了。當然,也有人懷有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家里紅旗不倒,外面彩旗飄飄,既不會傷及配偶,還能將多彩的婚外情作為婚姻生活的補充劑。小趙只想說,紙包不住火,好生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