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今年不準備外出打工了,我想要在家自己創業,自己做老板,讓一家人過上好日子。”奈曼旗農民工張興國興奮地向記者講述著今年的計劃。日前,記者從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農村牧區總人口約為198萬人,勞動力人口127萬人。隨著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等優惠政策的出爐,外出務工農民工返鄉創業人數逐年增多,平均每年輸出農村牧區富余勞動力79萬人次,返鄉創業約2.2萬人。眼下,農民工返鄉創業存在哪些困難?今年有啥新政策?記者對此進行走訪。
曾經:創業真是件大難事
沒有貸款抵押物 貸款扶持力度小
連日來,記者采訪了多名返鄉創業的農民工。庫倫旗農民工額日吉圖說:“眼下,我正面臨著創業起步難的問題。返鄉創業后,我沒有那么多的創業資金,也沒有貸款抵押物,很難用商譽擔保向銀行貸款,這讓我的創業計劃止步不前。”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大部分返鄉農民工由于受教育程度和專業知識不足的限制,在經營理念、企業管理、市場開拓等方面意識薄弱,抗風險能力差、市場競爭力弱,阻礙他們的創業之路。
如今:有了好政策 創業不再愁
農牧民創業最高可貸50萬 推行審批一站式服務
“今年扶持我們創業,相關部門出臺了哪些政策?”帶著眾多農民工的疑問,記者走訪通遼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記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將具有就業創業能力和意愿的返鄉創業農民工全部納入培訓范圍,建立“創業培訓+項目推薦+小額擔保貸款+跟蹤服務”的新型聯動工作機制,為農牧民工創業提供全方位、多樣化、專業性的創業、就業指導服務。組織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到區內外創業成功的企業參觀考察,提高創業精準度。開辟返鄉創業綠色通道,建立返鄉農民工創業聯動機制,大力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制度,鼓勵外出農牧民工回到戶籍所在的旗縣市區、鄉鎮創辦各類企業、專業合作組織或個體經營。
采取“集中+分散”模式,重點建成開發區大學生創業綜合孵化體、霍林郭勒市工業創業孵化基地和實訓基地、開魯縣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中小企業園、民族文化產業創業園等4個“集中型”創業園和創業孵化基地。打造500個“分散型”創業孵化網點,建成開魯縣黑龍壩鎮春棚葡萄創業園區等16個農牧民工返鄉創業孵化基地,對入住創業孵化園區且創業孵化期為3年的返鄉創業農民工,減免租金、物業費、水電費、取暖費等相關稅費。拓寬融資渠道。提高小額擔保貸款額度,國家、自治區出臺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向返鄉農民工傾斜,對發展前景好的項目貸款額度可提高到50萬元以上,幫助更多有創業意愿的農民工返鄉創業。記者 丁嬌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