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科左后旗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把農牧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生態環保的現代農牧業發展道路。
加快建設百萬頭肉牛產業基地。積極推進黃牛規模化、標準化、組織化、現代化飼養,引進和建設3處標準化養殖小區,積極支持科爾沁牛業滿負荷生產,加快推進輝山萬頭育肥牛養殖基地建設,力促通遼黃牛交易市場建成運營。大力實施基礎母牛擴繁“萬千百十”示范工程,努力提高繁殖成活率。加大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新建棚舍20萬平方米、窖池50萬立方米。種植青儲100萬畝、優質牧草2萬畝,積極推進飼養方式轉變,大力發展農區畜牧業,強化以防疫改良為主的服務體系建設,確保黃牛產業健康發展。力爭全年黃牛存欄70萬頭,其中基礎母牛37萬頭,出欄27萬頭,交易100萬頭,屠宰加工30萬頭,打造全國黃牛產業第一大旗。
加快打造高產高效糧食功能區。圍繞糧食功能區和主導產業,不斷提高農牧業基礎設施水平。高標準完成36萬畝在建節水高產高效農田建設任務,啟動實施30萬畝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工程,東部百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區全面建成。壓減農用機電井653眼。實施排干清淤116公里。加快建設綠色有機水稻產業基地。鼓勵禾豐米業、添翼米業等企業擴大生產,帶動基地合作社建設。大力推行高棚育秧、機械化作業,穩定全旗30萬畝綠色水稻種植基地,水稻加工能力達到30萬噸。加快建設高產玉米產業基地。大力推行大小壟種植、畦田建設、測土配方施肥、良種覆蓋等先進玉米高產創建技術和防災減災措施,努力提高玉米單產,鞏固“產糧大縣”成果。
加快農牧業生產標準化吊牌化建設。培育特色種植業,拓寬農牧民增收途徑。不斷提升“科爾沁”“添翼”等肉牛和稻米品牌影響力,積極推進黃牛、水稻等地理標志產品認證和“馬蓮河”“維爾稼禾”等品牌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年內力爭黃牛標準化養殖規模達到1.3萬頭,種植標準化綠色水稻10萬畝,有機玉米1萬畝,存欄種雞35萬套,種鴨43萬套,年屠宰肉鴨1000萬只。
加快服務體系建設。加快農牧業機械化步伐,努力提高大型農機具普及率,全旗農牧業機械化綜合水平達80%以上。加強農牧業信息化建設,健全農牧業社會化科技服務體系,實現良種覆蓋,測土配方施肥、重大動植物疫病統防統治、機耕機播等關鍵技術到位率100%。充分發揮金融機構支農作用,不斷改善支農方式,加大涉農貸款發放力度。積極培育新型職業農牧民,努力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激活農村要素資源,推進農村牧區三次產業融合發展。全年將完成農牧民實用技術培訓15萬人次,培育認證職業農牧民450人,勞務輸出12萬人次。
特約記者 吳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