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在開暖氣的車內睡覺,可能一氧化碳中毒;加油前沒釋放靜電,容易引燃油氣;機洗羽絨服,高速甩干時可能爆炸……”近日,人民日報分享了一則名為“警惕!冬天絕不能做的九件事”的帖子,帖子中共羅列出9件事并紛紛指出做這些事情的后果。很多網友看后表示“長知識”,記者12月15日進行了核實,發現帖子內容屬實。
帖子下方,很多網友留言表示,內容很實用。但也有網友發出質疑,“這些都靠譜嗎?”
記者隨后進行了一系列核實。
第一件事,在開暖氣的車內睡覺,可能一氧化碳中毒。據呼和浩特進口現代汽車4S專賣店(大興宇汽貿)的一位工作人員稱,如果發動機在工作,而汽車燃油燃燒不完全,確實會產生一氧化碳。當車子停駛而暖氣繼續開放,車窗緊閉的情況下,排出的一氧化碳濃度會逐漸升高,很容易引起中毒。她建議,停車取暖不要超過20分鐘,且要保持清醒狀態。
第二件事,加油前沒釋放靜電,容易引燃油氣。帖子稱,如果加油前不消除靜電,油霧與靜電火花相遇有可能引發明火。
記者來到錫林郭勒南路附近的一家加油站,就此進行了了解。據加油站的工作人員介紹,加油站的很多機器不一樣,因此操作也不一樣,具體得看加油站的規定。他們一般都是要求加油前車輛必須熄火。
第三件事,機洗羽絨服,高速甩干時可能爆炸。記者聯系了一家位于山丹街的洗衣店,就此事進行了核實。據該家洗衣店店主介紹,由于很多羽絨服外層都會設有防水層,排氣性不是很暢通。如果用老式雙缸洗衣機和波輪洗衣機清洗羽絨服,在高速甩干的時候,羽絨服脫水后會膨脹,產生空氣,防水層由于排氣性差,因此會出現羽絨服被撐大的可能,容易造成破裂甚至“爆炸”。她建議,甩干羽絨服的時候,要根據羽絨服的質地來操作,看究竟是應該手洗、機洗還是干洗。
第四件事,電暖氣機頂不能蓋衣服,容易造成火災。一位在文明路附近賣電器的店主告訴記者,電暖氣通電后,溫度較高,尤其機頂,如果覆蓋東西,會阻止散熱,有可能造成燒機器,或者溫度高時,也會出現火災。而且,很多電暖氣質量參差不齊,更要防范。
第五件事,騎車慎戴長圍巾。市交管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隊長孟詳超告訴記者,冬天很多人習慣戴長圍巾,有的人為了時髦,騎車或者坐車的時候,圍巾就裸露在外。在乘坐扶梯、自行車、電動車的時候,很容易將圍巾絞入這些地方,從而造成窒息,甚至危及生命。他建議,遇到此類情形,周圍的人應該先弄破圍巾,解除當事人脖子的束縛,同時撥打急救電話。
第六件事,不要使用電極式熱水袋。帖子稱,此類熱水袋2010年國家已經禁止生產,由于其中電極與液體直接接觸,容易發生短路,造成爆炸。
據多位有經驗的網友表示,購買熱水袋時,可用手捏一下進行分辨。如果里面有明顯的弧形線圈裝置,即是電熱絲熱水袋;如果捏到兩截硬邦邦的圓柱體,即為電極式熱水袋。建議購買電熱絲熱水袋,較為安全。
第七件事,車上別裝毛絨方向盤套;第八件事,騎電動車慎用擋風被。據市交管支隊特勤大隊一中隊隊長孟詳超介紹,方向盤上面如果裝了毛絨方向盤套,會減小方向盤和手的摩擦,轉動時容易打滑,從而造成車輛失控。此外,如果毛絨坐墊沒固定好,會影響到駕車人對車子的操控,很多人坐在上面會出現滑動的現象,緊急剎車時容易引發事故。
而對于很多人騎電動車喜歡用擋風被,他說,擋風被設置的手套和護膝一體,對人很容易造成不便,在拐彎的時候,車的把手會受到牽制,容易摔倒。他建議,為了安全起見,車輛盡量不用毛絨方向盤套,如果要用也一定要用那種固定性比較好的。另外,騎電動車保暖,他建議最好選擇護膝、手套、防寒服等可以分開的保暖裝備。
第九件事,不要買萬用孔插座。帖子稱,萬用孔插座因為插孔較大,插座接片與電器插頭接觸面積過小,容易使接觸片過熱導致火災發生。且在2010年,國際上已經禁止生產此類插座。記者聯系到我市某高校機電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一位老師,他表示,帖子所言屬實。他建議,最好買符合國家規定的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