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本報訊(通訊員 李云鵬 特約記者 紀衛香)目前,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已聚居了各類電商企業30多家,年營業額達3.2億元。并成立電子商務協會,實現了協作借力、合作共贏的“群落化”發展。今年“雙十一”,以蒙東電子商務中心為主體的通遼電子商務,僅在淘寶網的交易額就達1000萬元,占整個自治區該指標的三分之一。
2013年以來,開發區牢牢把握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高一新”的發展定位,將培育、扶持、壯大電子商務作為發展高端產業的重要突破口。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5次,開展專題考察6次,開展項目推介會、企業座談會等活動25次,累計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制定了多項政策措施,實施了“六大工程”,使開發區電子商務走在了自治區前列。
品牌企業引聯工程。通過房租補貼、設立落戶獎和業績獎、稅收補貼等優惠政策,集聚本市的電商骨干企業和全國知名電商企業分支機構。草原旭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兩次被商務部確定為內蒙古唯一的全國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去年網上銷售額達到6000萬元。公司業務涵蓋網絡分銷了TP運營、平臺建設和網倉建設,為谷道糧原等14家企業的代理線上銷售。設有北京中心倉和蒙東分倉、呼市分倉。“軍利易購”網上超市實現了電商的O2O新模式,支付系統和送達速度走在了全國行業前列。通遼信息港目前已在全國42個城市設立分站。內蒙古商網、中國銀聯在線商城運營商都在通遼開發區。中國最大的分類信息網站趕集網已在開發區設立了分支機構。淘寶通遼館也將于近期開始上線。
大學生白手創業工程。開發區先后與內蒙古民族大學、通遼職業學院聯合,召開推介會、洽談會20多次,對于有良好創業素質但缺少創業起步條件的大學生,開發區免費提供辦公室、公寓、電腦,幫助協調創業貸款。目前,已有18個團隊,110多人成功入駐創業。邊慧龍的創業團隊在機器人研發方面,已獲國家專利13項;冷云鶴的騰信公司,瞄準了剛剛興起的移動端電商,建立云消費大數據平臺,目前日可收集3萬人次的消費數據,與40多家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
中小微企業扶持工程。以費用補貼、資金扶持、簡化手續等措施,扶持和幫助電子商務中小微企業發展,開發區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專項資金50萬元,支持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應用推廣、人才培養、推介宣傳等。在創業大廈21層利用騰退的面積約2000平方米的辦公用房,吸引了12家電商企業入駐辦公,僅房租減免一項,就為企業節省資金90多萬元。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在佳家花園建立蒙東電子商務產業園,共11棟樓,總建筑面積7.6萬平方米,為開發區和通遼市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和助推器。在園區內,實行了免房租和一年取暖費、物業費等更優惠的政策。聚集了通遼農業信息網、神鷹智能等10余家小微企業。
高端人才匯集工程。開發區通過設立創業扶持資金和專項貢獻獎金,免費提供公寓等優惠條件吸引行業領軍人才、專業資深人才和博士、碩士等高學歷人才,為園區提供智力支持。目前,已有兩名行業領軍人才在草原旭日工作,3名碩士在產業園創業。
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工程。充分利用通遼交通、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物流業發展基礎,面向蒙俄,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向境外營銷小商品、有機綠色農副產品及輕工紡織品等。同時,大力發展煤炭、木材、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貿易。依托蒙東現代物流園作為歐亞大陸橋的物流支點的地位,線上線下,同步推進。
農村電子商務引爆工程。以企業主導,政府協助的方式,在農村設立連鎖網點或聯合服務站。集技術培訓、購銷代辦、宣傳推廣、配送存儲等服務功能為一體,使電商產業鏈的末端延伸到農村。打通城鄉商品網上雙向流通渠道,縮短中間環節,真正實現低價工業品下鄉,綠色農產品進城。目前,通遼可意網建起了全國首家城鄉雙向購物平臺,已在全市農村布設了188個服務網點,實現種子化肥等農資低價下鄉,綠色農副產品順利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