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蘇日娜是中央民族大學2013級的一名學生
秋天開學時,蘇日娜被查出身患白血病
內蒙古晨報微信平臺(實習記者 劉淑霞)十月,天氣轉涼,校園里同學們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從課堂到寢室的這段路程步履匆匆。距開學已過去一個多月,可是本該坐在教室里學習的蘇日娜還沒來得及踏入教室。
開學伊始,蘇日娜被查出身患白血病,當別的同學踏入教室的時候,她踏入的是醫院的病房。
花季女孩,突患疾病
蘇日娜今年19歲,正值花季,中央民族大學2013級蒙文系的一名學生,家住通遼市庫倫旗,是個地地道道的蒙古族姑娘。
高中時,蘇日娜一直是班里學習特別刻苦的學生,為了學習,她幾乎沒有運動的時間,從小經常感冒,吃藥、輸液對她來說習以為常。
今年開學,蘇日娜該讀大二。暑假在家,蘇日娜常常感覺身體乏力,她也沒有在意,認為只是像以往一樣,身體虛弱。
9月1日,蘇日娜回學校報到,但身體沒有好轉,甚至發展到連打開礦泉水瓶蓋的力氣也沒有。她去校醫院進行檢查,校醫認為血項不太正常,建議她去大的醫院進行常規檢查。
9月3日,蘇日娜一人來到北京人民醫院做檢查,血檢中血小板值僅為4×109/L,被確診為急性髓性白血病。
聽到這個消息,蘇日娜第一時間告訴了父母,父母連夜從通遼趕到北京,在醫院3個人哭作一團。
蘇日娜的父母同是旗里一所學校的老師,蒙古族人,不會說一句漢語。從查出身患白血病,蘇日娜一個人在醫院的各個科室奔波了整整兩天,由于語言不通,看著女兒一人拖著虛弱的身體在醫院里奔走,蘇日娜的父母束手無策。
北京人民醫院的床位很緊,一天只安排90個床位。一個星期后,蘇日娜在學校老師的幫助下住進了病房。
悲傷中秋,忍痛賣房
9月8日,中秋節,本是個團聚的日子,蘇日娜一家卻在病房里度過了一個難熬的中秋。白血病的突然降臨,令這個普通家庭措手不及。
蘇日娜在見到父母時,對父母說的第一句話是:“這個病花太多錢,不要治了。”
父親的回答有力而堅定:“就是只有1%的幾率,我也要治好你!”
為了這句誓言,女兒住院后不久,父親就趕回家賣了房子,籌了20萬元。女兒第一階段的化療費有了著落。
白血病一周期的化療需要20萬元,醫生根據蘇日娜的情況,預計還要進行4次化療,而這還不包括治療期間的用藥和后期的手術費用。全家人很清楚,只要開始治療,就意味著用重金砸向了無底洞。
蘇日娜接受第一階段的化療時,由于沒有力氣,她整日躺在床上,人瘦了整整一圈,化療傷及胃和肝臟,每餐后都會嘔吐。為了照顧她,父母整日陪伴在床邊,不敢遠離一步。
一個星期的化療結束后,蘇日娜一家在醫院附近租了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進行調養,以減少昂貴的床位支出。房租一個月4000元,押金16000元,這是醫院附近最便宜的房子。蘇日娜的媽媽說,這樣每天就可以親手給女兒做飯吃。
蘇日娜的叔叔敖日格樂說,蘇日娜盡管身子虛弱,但她每天仍然告訴家人,她感覺很好。
每當蘇日娜睡著后,蘇日娜的爸媽都會躲到客廳里偷偷地哭,整晚都睡不著,但是他們必須堅強,必須尋找新的希望。
草原兒女伸援手
9月13日,蘇日娜的高中同學朝寶力格從老師那里得知了蘇日娜患病的消息后,她向蘇日娜的媽媽要了蘇日娜的病例和照片,悄悄地在內蒙古大學的校園里進行了募捐活動。
10月3日,她與兩個好友踏上了北上的火車,將募捐到的4萬元錢送到了蘇日娜手里。這也是患病后兩個好姐妹第一次見面,可能也是因為開心的緣故,當日的血樣檢查中,蘇日娜的血小板值為200×109/L,達到了正常值。
蘇日娜患病后,學校曾為她進行過募捐,幾個同學也幫忙聯系救助。
30歲的格日勒圖在北京一家通信公司上班,他與蘇日娜一家素不相識,當得到了這個消息后,他特地請了假到醫院看望老鄉。“我一去看,當時募捐只是幾個孩子在學校搞的,我就想都是從草原走出來的,我必須幫幫他們。”
連續3天,格日勒圖請假為蘇日娜一家忙碌。現在只要有什么事情,蘇日娜的父母都會與他商量,讓格日勒圖幫忙出主意。這些天,通過北京的媒體和愛心人士的努力,蘇日娜已得到捐助30萬元。
現在,病床上的蘇日娜剛剛做了骨穿,正在等待結果,進行第二次化療,她的父母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鼓勵下,也逐漸看到了希望。
生命在交錯的時光里總是顯得很脆弱,我們從不知道何時生命會戛然而止。如果您也愿意幫助這個從大草原走出去的花季少女,可以與內蒙古晨報聯系,電話:0471—3339111,或者與格日勒圖聯系,電話:13910775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