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畝秸稈變成黃牛養殖戶的香餑餑——科左后旗常勝鎮
轉載
mingyu于 2014/09/30 07:12:25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科爾沁都市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2238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11
15萬畝秸稈變成黃牛養殖戶的香餑餑——科左后旗常勝鎮
顯示
眼下正是儲備青貯和黃貯的最佳時節,科左后旗常勝鎮地河村榙林屯的村民包國才這兩天正忙著和幾戶村民一起邊秋收邊儲備青貯和黃貯。包國才家種了80多畝玉米地,還有四畝多青儲。“辛苦一年下來能打七八萬斤糧,五六萬斤黃儲,家里飼養的十幾頭牛一年的飼草料都有了著落,這些青儲和黃儲可是發家致富的根本。”包國才表示。正像包國才說的那樣,因為養牛,他今年比去年多收入了4萬元。現在政府扶持蓋窖池、免費給蓋棚舍,又有扶持貸款,他養牛的信心更足了。
據了解,包國才所在的塔林屯有330戶1300口人,耕地1200畝。這兩年,雖然村民精心侍弄土地,但農業增收的空間越來越小。為了增加農民收入,2014年,常勝鎮依托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把發展養牛業做為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由于塔林屯有養殖基礎,今年被鎮里確立為黃牛養殖重點扶持村之一,新建棚舍38個,窖池100座,截止目前,地河村塔林屯黃牛存欄頭4000頭,年出欄育肥牛3000頭以上,新增基礎母牛200頭,僅黃牛養殖一項人均增收15000元以上。
常勝鎮副鎮長孔繁文告訴記者,常勝鎮是一個以玉米種植業為主的農區,年產秸稈1.5億斤,發展農區畜牧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年初以來,科左后旗常勝鎮從宣傳、組織培訓、協調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典型推動等多方面入手,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多的優勢,鼓勵、引導、群眾發展農區畜牧業。現在已經組織了14場養牛戶技術培訓,涉及13個行政村1280戶。還積極幫助養牛戶協調信用社、農行、郵儲等金融部門資金1770萬元。全鎮今年新增基礎母牛2000頭,新建棚舍420座32700平方米,新建窖池125座7500立方米。“依托秸稈資源優勢,加大宣傳引導和扶持力度,全力推進農區畜牧業發展,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昔日燒火的秸稈,現在成了黃牛養殖戶搶手的香餑餑。截至目前已經儲備青黃儲2400萬斤。下一步,要繼續加大對黃牛養殖的扶持力度,使老百姓的收入進一步提高。”孔繁文說。記者張云峰通訊員張春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