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生命的好媽媽——白玉蘭
轉載
于 2014/08/09 16:31:24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網絡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2174 閱讀
0 評論
0 點贊
白玉蘭,
科左后旗金寶屯鎮古力古臺嘎查的一個普通村民。育有兩子一女的她有一個原本讓人羨慕的家庭,然而,上天并沒有一直眷顧著她,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兒子草要樂圖于2011年12月17晚下鄉辦案返回派出所時,在派出所門口被一輛急速飛行的轎車撞倒。為了及時救治,后旗公安局黨委領導將草要樂圖緊急送往醫院,經醫生診斷為重度腦外傷。情況危急,家人同意立即實施開顱手術。雖然手術順利完成了,但推出手術室的兒子仍舊在生命線上徘徊著,處在重度昏迷中的他,面臨的將是術后感染期的復雜危險。果然,術后的第三天,兒子開始出現高燒、四肢變形等術后期感染的多種病狀,血象最高已達四萬多,病情的急轉直下。醫院勸告白玉蘭夫婦,孩子病情太嚴重,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醫治好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有奇跡發生,最好的結果也只能是植物人,而且今后的高昂的治療費用,對于這個本不富裕的夫婦來說,是個無底洞。這個消息如同晴天霹靂,把草要樂圖父母的心劈得陣陣發痛。怎么辦?難道真的就要這樣松開孩子的手嗎,孩子還年輕,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啊……都說母愛是最偉大的,她堅信孩子一定會好起來的,不到最后絕不能放棄。
在沈陽醫科大附屬醫院,兒子一直住在重癥監護室,她們老兩口就一直守候在監護室門口,在醫院走廊里住了76天,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親戚朋友們勸她們租個旅店,但是她放心不下,擔心兒子晚上醒來喊爸媽聽不到。等兒子病情穩定后為了能節省一點藥費,她就把兒子帶回了后旗醫院繼續治療。為了更好的照顧兒子,在后旗醫院住了兩個多月后就帶著兒子回家護理了。
回家后她將家里瑣事都交給了大兒子一家,老兩口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護理兒子身上。因他自己吃不了東西,所以鼻子里插著喂食管,因他自己排不了痰,所以喉嚨里插著吸痰管,兩個小時喂一次,吃完這頓就準備下頓的,怕肌肉萎縮和皮膚糜爛兩個小時就得翻一次身,每天按時按摩不斷地跟他說話和他聊他的成長經歷,放他愛聽的音樂,老兩口累的是筋疲力盡啊!但是她沒有怨言,只要兒子能醒來,她什么都愿意做。老兩口日夜守護、照顧著兒子,一天9次喂食,24小時不間斷的按摩、訴說,淚沒有干過,話沒有停過,她與兒子心靈的聯系也從未間斷過。
為了晚上照顧他方便,老兩口晚上睡覺從來不脫衣服。起初那個吸痰的管每天煮兩次,胃食管每個月換一次……兒子進不了硬食物只能進細流的軟食物,把煮完的米磨成粉末做成糊糊給他吃,翻身還要不斷的擦身,每次做完這些她倆都會大汗淋漓。為了不讓兒子的腿部彎曲萎縮,她不間斷的為兒子進行按摩,實在困了也只能是用雙臂壓著兒子的雙腿打個盹。但是她不覺得累,覺得每做一次,兒子就離康復近一些了。除了這些,不停地跟他聊家常,聊他小時候的故事,他上班的事情,給他講最近的新聞,日復一日,天天如此。
兩年下來,因為長期營養不良和睡眠嚴重不足,她日漸消瘦。但就是她的這份執著的愛終于喚醒了沉睡700多天的兒子,2013年11月11日兒子奇跡般的醒過來了,當聽到兒子久違的“媽媽”呼喚聲后,堅強的她流下了幸福的淚。兒子的身體漸漸的好轉,從昏迷不醒到有了意識,從不能嚼食到自己進食,從臥床不起到能坐,現在兒子能開口說話了,在家人的攙扶下能坐立并慢慢動腳往前邁了。每一次點滴的進步都凝聚著白玉蘭無盡的關愛和呵護。
現在兒子醒過來了,給了她最大的欣慰。親朋四鄰的鼎力相助,還有那些不相識的熱心人的真情鼓勵,都給這遭受飛來橫禍的一家人帶來了光明,也給這位本就性格堅韌的母親,增添了一份堅守的力量。如今,她更加滿懷希冀地照顧著兒子,她相信,終有一天,她的兒子還能回到他熱愛的警察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