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開辟中國式現代化廣闊前景的時代號角。就科左后旗如何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不斷開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記者采訪了科左后旗委書記郭天寶。
郭天寶說,在時代浪潮中,全面深化改革是驅動縣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科左后旗將緊扣中央和自治區、市改革部署,緊密結合本地實際,按照“打基礎、利長遠、可持續、高質量”的基本思路,全力推動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爭取在未來三到五年,實現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產業層級明顯提升,民生福祉大幅增進,使科左后旗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典范。
以改革優環境,積蓄經濟發展“新動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重點項目和實體經濟上,一方面完善要素保障,下大力氣推進增量配電網、園區綠電直供、硅砂產業園、化工集中區等保障性項目建設,繼續開展找礦行動,建立旗級建設用地統籌機制,優先保障重大項目,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和企業落戶后旗。另一方面,結合通遼市開展“優化營商環境鞏固提升年”行動,持續擦亮“厚實辦”服務品牌,加快建設標準化園區政務服務工作站,創新推出一批特色服務和數智化應用場景,推行“一企一策”精準服務,讓企業安心投資、放心經營。扎實開展“爭資立項突破年”行動,設立“項目中介超市”,緊盯中央“兩重”“兩新”及一攬子增量政策機遇,結合自治區開展“六個行動”,抓住“十五五”規劃編制窗口期,精準謀劃儲備項目,全方位爭取上級支持,讓“項目等資金、政策能承接”成為常態。
以改革促轉型,拓寬產業發展“新路子”。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集中力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易澇地治理、大豆育種基地、鮮食玉米等項目,大力推廣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玉米密植精準調控高產技術模式,積極培養農牧業生產性服務企業,力爭創建國家現代農牧業產業園。深化肉牛產業發展方式和發展路徑改革,引導養殖戶留優保母、降本增效,做實深度育肥和精深加工文章,推動肉牛產業從數量第一向綜合效益第一躍升。堅定不移發展硅砂產業,緊緊抓住資源和成本比較優勢,不斷向玻璃、陶瓷、建材、硅酸鹽、涂料等產業下游延伸,打造上下游產業集群,推進硅砂產業由挖砂、賣砂的“硅砂1.0”時代向更高維度縱深發展,著力打造“蒙東玻璃之鄉”。秉持綠色發展理念,立足風光資源、國土空間等疊加優勢,依托園區增量配電等新型電力供應體系,加快引進電價敏感型、綠電偏好型、出口導向型等各類項目入駐,拉大建強新能源+增量配電網+現代產業的“N+1+N”產業架構,構建綠電就地消納應用的各類場景,形成“向綠而行,逐綠而新,因綠而興”的產業模式,打造綠電國際互認示范基地。
以改革惠民生,滿足群眾生活“新期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聚焦“衣食住行”,全力實施好各類民生工程,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教育領域,實施百名名師培養計劃及優秀年輕教師“育苗工程”,持續抓好學科團隊建設,完善集團化辦學管理機制,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醫療領域,推進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建立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推進醫療“縣鄉一體化”,讓群眾就醫更便捷。社保領域,圍繞兜底、擴面、提標,建立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和社會救助體系,提高養老、醫療保障待遇水平,切實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就業領域,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穩定政策性崗位規模,拓寬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推進文化事業發展,加快“悅來通遼·遇見后旗”文旅品牌及“英雄上馬的地方”區域公用品牌體系建設,全力做好“北疆文化”品牌研究闡釋、宣傳推廣、精品創作。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積極推廣“和合共治e站”經驗,推進婚俗改革,健全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優化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共同締造和美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