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年來,科左后旗按照“為養而種,為牧而農” 發展思路,通過擴大高產青貯玉米、紫花苜蓿、羊草等優質飼草品種的種植面積,科學的配比飼料,使養殖模式精細化,促進肉牛產業平穩發展。
在茂道吐蘇木公音浩繞嘎查文明家庭牧場,文明正忙著清掃食槽、備料、投食。通過擴大青貯種植面積,在所有原料調配過程中根據配比及添加順序精確混合,實現養殖成本大幅降低。
“以前養牛我們都不太科學,給點兒飼料和草料就行。這兩年在農牧局的指導下,我青貯種的多,青貯一畝地打了1萬來斤,成本也降低了。”茂道吐蘇木公音浩繞嘎查養殖戶文明說。
在優質飼料的飼養下,一頭頭黃牛毛色光亮,體格壯碩。
“以前五六千的飼料都喂過,也不咋地,現在成本往下降,農牧局推廣的牛聯飼料,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四五十,精打細算的養牛還是不錯的行業。”茂道吐蘇木公音浩繞嘎查養殖戶文明說。
俗話說:養牛無巧,圈干食飽。養牛賺不賺錢,與有沒有進行良好的飼養管理有很大關系。近兩年,按照旗農牧局推廣的預混料飼養模式,吉爾嘎朗鎮白音哈嘎嘎查村民孫德君通過將一半耕地改種黃豆,再加上預混料,使飼料成本控制在每噸3000元左右,節約了40%的飼料成本,同時在優質飼料的喂養下,肉牛長勢快,生病率還低,使孫德君在牛價走低的情況下還能有錢賺。
“我用預混料之后,我這牛一天連粗飼料和精飼料合一天10塊錢,以前是15塊錢,去年冬天育肥的時候,7歲牛一天還能長2斤,我哪個牛都能賣12000來塊錢,哪個市場都能賣,投入降低了,再把咱的牛養好點,養牛是掙錢,必須掙錢。”吉爾嘎朗鎮白音哈嘎嘎查養殖戶孫德君說。
2024年牧業年度,科左后旗計劃牛存欄穩定在98萬頭以上、肉牛出欄33萬頭、深度育肥牛出欄12.5萬頭,建設標準化家庭牧場22個、優質母牛繁育場12個、舍飼養殖示范村10個、萬頭育肥牛基地1個、千頭育肥牛養殖場7個,發展蛋白桑、錦雞兒木本飼料,新增羊草、紫花苜蓿等優質牧草7萬畝,青貯種植面積達到190萬畝。
“下一步,我們的重點工作就是在轉變養牛戶思想觀念上下功夫,通過專家培訓、召開現場會、去養殖大戶家觀摩等方式,交流科學的先進的養牛經驗和做法,結合舍飼禁牧、品種改良、青貯高密度種植等方式,穩定養牛戶收入,提振養殖信心。”科左后旗農牧局副局長雙喜表示。
記者:孫 路 烏云畢力格
編輯:英 艷
一審:馬 俐
二審:王晟宇
終審:白 靈
發現“在看”和“贊”了嗎,戳我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