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全天待命,筑牢保供安全線
疫情發生后,侯奉利主動申請到單位閉環住宿,每天主食是泡面、住處是沙發,他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隨叫隨到,再忙再累,也從未有過一句怨言。
按照《生活必需品保障應急預案》要求,他與同事夜以繼日、連續奮戰,開通生活必需品供應綠色通道,建立物資保障供應機制,幫助企業對接交管、社區、衛健等部門,積極協調解決貨運車輛通行、工作人員返崗、為保供企業員工上門做核酸等問題,切實保障了保供企業20輛貨車、101名工作人員不打烊分揀、不間斷供貨,實現了人、貨、車高效運轉,確保物資品類齊全、儲量充足。
同時,為及時、準確掌握疫情防控期間市場運行情況,抓牢市場監測及時掌握市場供應情況,他與同事扎實做好數據統計與上報工作,組織企業補充鋪貨,及時平抑商品價格,確保主要生活必需品不斷貨、不斷檔,筑牢保供安全線。
精心組織,確保保供不停轉
按照社區區域、人員職責劃分,侯奉利將各區域的保供專班人員、包聯小區單位工作人員、商超人員拉群建組,共組建保供群10個,群內調度生活必需品訂購配送工作,并時刻關注及時解決群內居民問題。組織商超配送人員著防護服將生活必需品配送到小區門口(無接觸配送),由包聯單位、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配分發到各家各戶。因封控等原因出現超市停業或進貨渠道受阻情況時,他積極協調,按照“就近補位、全旗調配統籌”的原則進行調劑和補充。每日到保供企業監督人員閉環管理、了解貨品儲備、核酸檢測等情況;隨配送車輛查看配送情況,查找漏洞,及時發現及時解決運力緊張配送周期長等問題;隨機抽查各類生活物資包質量,查看貨品種類是否齊全,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12月2日下午,在巡查各企業保供工作開展情況時發現,兔兒嶺超市送貨車輛出現故障,無法及時配送到小區。他立即溝通聯系多方運輸車輛,最終將物資按時送到小區,居民及時領取了生活物資。在一次調度保供工作期間發現電話提示已停機,通過查詢套餐內3000分鐘通話早已用完,目前還欠下近200元話費,朋友和他開玩笑:“你這通話時間夠我用幾個月了。”他說“保供工作做好了,居民生活有保障,打再多的電話也值了”。
通過他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全旗共6家保供超市做到了精銳出戰、貨源充足穩定、貨品質量可靠,平價供應。主城區9家重點保供企業現有米面油庫存620余噸,蔬菜、水果、食品等可以滿足正常供應,庫存充裕。甘旗卡鎮主城區45種生活物資價格總體平穩,市場儲備充足。另有不間斷貨源補充,完全可以滿足群眾近一個時期日常生活所需。
聚焦需求,保障服務“不打烊”
“這是一點心意,希望多多少少能幫上點忙……”疫情期間,他主動向單位包聯村捐款500元,用于購買防疫物資。在發現滯留在本地的人員衣著單薄,因氣溫寒冷而瑟瑟發抖時,他自掏腰包為其購買了棉鞋、棉褲、棉馬甲,幫助群眾解決當下問題。
為保證居民健康安全,他嚴格遵守“嚴、準、實”的工作要求,恪守“配送無接觸”“送達零距離”準則,堅守一線陣地,無縫對接物資配送的末端工作,嚴把消殺、存放等物資運送程序,盡自己最大努力為群眾提供健康安全環境。他時刻關注群內居民需求,采取精準保供策略,對獨居老人、殘疾人、行動不便人員等特殊群體,及時了解物資需求,提供精準化服務。同時,根據居民需求推出30元生活物資“標準包”,包括“蔬菜包”“水果包”“肉類包”“禽蛋包”“速食包”“調料包”“衛生洗滌包”和米面油、牛奶等,明碼標價,由居民自愿選擇所需。截至12月6日,保供企業配送居民訂單共計80918單,其中“蔬菜包”、“水果包”、“肉包”等62379包,米面油5024單,調料包、衛生洗滌包、個性化訂單13515單;配送到甘旗卡鎮周邊村32車次,生活必需品39.1噸,牛奶、食品等9997件。配送范圍覆蓋至主城區內10個社區、3個城中村及甘旗卡鎮31個嘎查村、1個工業園區。他嚴謹負責的工作態度、貼心暖心的服務舉措,得到了居民和包聯單位的一致好評。
一審:馬 俐
二審:王晟宇
終審:白 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