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昭那思吐 口述
孟.巴達拉呼 整理
吉爾嘎朗鎮位于科爾沁左翼后旗中部,曾經是該旗王府和旗政府所在地。日本投降后這里雖曾得到解放,建立過民主政府,然而在一九四六年夏,蔣介石大舉進攻解放區時,再次淪陷為敵占區,由一個保安團所把守,成為我南下部隊必須攻打的敵前沿據點之一。
我們南下部隊(內蒙騎一師第二團和內蒙騎二師第十五團)由興安軍區司令員阿思根將軍率領,于一九四七年二月十二目到達了康平縣哈爾沁屯(今張強鎮)。我們在這里表面上擺出攻打康平的架勢,實際上做了奇襲吉爾嘎朗的戰斗準備。第二天晚飯后,部隊突然向北進發,實施急行軍,拂曉前就到達吉爾嘎朗。
吉爾嘎朗鎮守敵三百余人,配有雜式武器裝備(其中日式武器多),鎮周圍筑有簡易工事防守。阿思根等前線首長對吉爾嘎朗鎮的敵情、地形作了全面分析后,決定采取圍殲戰法,二團一、二連從西面和北面包圍;十五團從南面包圍;五分區騎兵一部從東面包圍。以阿思根為首的前線指揮部先在鎮東南與十五團團部一起,后隨戰斗進行,轉移到鎮北側的沙丘上。我們二團三連(當時我任政治指導員)作為重火器連占領了王府大院西高地,居高臨下,俯視全鎮。我們把馬樁子和小炮車都留在高地西側的隱蔽處,在制高點上選擇有利地形,配置好一門速射炮、一門迫擊炮和四挺九二式重機槍。主要任務是防止敵人強占高地突圍,并以火力壓制敵人,支援部隊進攻。
剛剛日出,戰斗就打響了。我連炮手由連長圖門烏力吉指揮,轟擊敵人碉堡和敵群,并用重機槍掃射壓制王府院北側平坦地企圖突圍之敵。各騎兵連在火力支援下先在外圍實施乘馬沖擊,以最快的速度縮小包圍圈,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根據偵察到的敵情分析,敵如有增援兵力,只能來自東北面的鄭家屯,而被困之敵企圖突圍,也只能向鄭家屯或向東南康平方向逃跑。因此,我軍對鎮東北、東南兩條路作了周密的兵力布署。二團一連重機槍排就布署在鎮東北公路附近的要地上,以待截擊敢人。五分區騎兵部隊的勇士們向鎮東側的起伏地急速迂回前進,和二團二連一起切斷了敵人的逃跑路線。在東南方向上,十五團的一部遭到敵哨兵及其增授敵兵的猛烈射擊,該團一、二連指戰員冒著槍林彈雨,向敵人發起進攻,搶占了敵前沿陣地,追使敵人向鎮內敗退。有一股敵人企圖向西南逃竄,遇到我占領敖特奇廟部隊的阻擊,只好龜縮在鎮內東藏西躲。
由于我軍實施了奇襲戰術,攻其不備,快速合圍,使敵人處于混亂、挨打的被動局面。敔人雖然曾幾次試圖突圍,但都沒能成功,只好象野兔被圈進打圍圈一樣,都被圈進了包圍圈里。我部隊按預定的戰斗方案,將包圍圈收縮在王府以南地上。這時,各騎兵連穿插分割,實施乘馬沖殺,使敵人東逃西竄,亂成一團。敵人在無路可逃的情況下只好乖乖地繳械投降。連偽旗長、保安司令賀喜格也未能逃出突如其來的勇士之手。
其經過是這樣的:我連正在用火力壓制敵人之際,我曾搶先沖入王府院里。經搜查,三個院內空無一人,只有未來得及宰吃的三只山羊。我從西北小院的正房門口搜到一支金鉤槍和一個白包袱,包袱里裝一套國民黨少將呢服,從兜里搜出兩枚手章,一個刻有賀喜格蒙名,另一個刻的是他的漢名。那么,賀喜格是怎樣被活捉的呢?據目睹的桑布同志(當時他擔任十五團旺哈爾團長的警衛員)介紹,原來賀喜格被困后試圖突圍逃跑,但沒成功。他只好穿著長袍打扮成平民,由十幾名馬前卒護衛,與親信七、八個人,攜帶幾箱貴重物品,乘坐一輛大轱轆車拼命往東南方向潛逃。結果,騎馬的護衛們逃出,而賀喜格及其他坐大車的全被我友鄰部隊(十五團)俘獲。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保安團除十余人潰散外,其余三百余人全部當了俘虜,幾經周折的吉爾嘎朗鎮終于得到了最后解放。
我們在吉爾嘎朗鎮住了三、四天。這期間,我們除了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安定民心外,還打開倉庫,把各種物資(其中大部分是所謂美國救濟物資)和糧食分給了老百姓。人民群眾歡欣鼓舞,慶賀勝利。
吉爾嘎朗戰斗的勝利,不僅對盤踞沈陽、四平、鄭家屯、康平、邇遼之敵給了沉重的打擊,而且為內蒙古東部地區的解放事業開創了圍殲敵人的先例。
(本文口述者為哲里木軍分區原政委)
版權歸口述者、整理者所有
投稿郵箱:
byjw131@126.com
通遼僧格林沁歷史文化研究會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