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年來,科左后旗積極開展志智雙扶,轉變農牧民群眾陳舊思想觀念,控制婚喪嫁娶大操大辦、攀比吃喝風和鋪張浪費現象,自尊自信、向上向善、勤儉持家成為社會風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廣大鄉村落地生根。
一是強化統籌推進,堅持扶志與扶智結合。把精神扶貧納入全旗脫貧攻堅戰的大盤子,旗委統籌調度推進,宣傳部門牽頭實施。通過召開工作推進會、座談會、現場觀摩會等形式推進精神扶貧全覆蓋。僅2018年,召開推進會4次、座談會6次、現場觀摩會5次19場。
二是強化宣傳教育,轉變群眾思想觀念。依托文化站(室)、文化墻、文化大院等載體,通過廣播電視、“村村響”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結合駐村工作隊和包聯干部入戶走訪進行廣泛宣傳。目前,已錄制扶貧政策專題宣傳音頻6期,建設基層“學習講堂”380個,組建6支“新時代講習團”“草原學習輕騎兵”特色宣講小分隊,年宣講培訓超2000場次,達到貧困人口全覆蓋。
三是強化技能培訓,提升自我發展能力。根據貧困群眾的實際需求重點加強農牧業生產技能和勞務技能培訓。各部門和蘇木鎮場年均培訓700余場次,實現貧困人口全覆蓋。
四是強化文化扶貧,增強脫貧內生動力。旗烏蘭牧騎和旗文化館下鄉惠民演出年均超過100場。連續三年組織100余個農牧民藝術團開展“百團千場”非遺展演活動,進村演出年均超過1000場。創編脫貧攻堅文藝作品30余個、微電影9個。
五是強化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2018年,開展“移風易俗助力脫貧攻堅”活動,創新推出“3+2+X”工作法,表彰“五美一示范”典型4500余人(戶)。全旗1234個高考畢業家庭,有1193戶簽訂了不辦升學宴的承諾書,僅遏制升學宴一項,全旗農牧戶至少節約1億元“份子錢”。工作方法和成效先后被新華社、《中國精神文明報》、中國網等高端媒體報道。今年7月,“全市推進鄉風文明助力三大攻堅戰”現場會在后旗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