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年來,科左后旗全力打造旗、鎮(蘇木)、村(嘎查)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為基層群眾文化活動提供了蓬勃發展的沃土,向農牧民輸送優質實用的正能量文化資源,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文化基礎設施不斷加強。年初以來,為2017年度85個國家級貧困嘎查村文化服務中心(文化活動室)購買了圖書、音箱、電腦、打印機和電子琴等文化設備,累計投入170萬元。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全旗蘇木鎮、嘎查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備黨的十九大文獻及學習輔導讀物蒙漢文圖書18950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2544冊,各蘇木鎮場、嘎查村文化服務中心均設立了學習十九大專欄,確保廣大農村牧區群眾有書可看,滿足學習需求。
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烏蘭牧騎開展了以“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為主題的送文化下鄉活動,文化服務志愿者設起了脫貧政策宣傳臺,精準扶貧政策被編排成群眾喜愛的好來寶、小品、快板書、三句半等文藝節目,巧借“宣傳文化系統助力脫貧攻堅六進村”“百團千場展演”等活動,深入到田間地頭、農牧民家中送去黨的關懷和溫暖。目前,累計送文化下鄉160余場次。積極鼓勵嘎查村民間藝術團發展,全旗現有嘎查村民間藝術團352個,累計開展民間文化活動1000余場次。旗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充分發揮文化陣地作用,深入落實免費對外開放工作。成功舉辦了第26屆“雙合爾楚古蘭”、“敖包節”等重大節慶活動文藝演出。累計開展“文化惠民·情暖萬家送春聯進社區”“書香后旗·全民閱讀”、“你讀書·我買單”“對標對表轉作風”流動圖書下基層等活動20余場次。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成績顯著。旗文化館好來寶藝術團以十九大精神為主題創作新節目在全旗累計巡演60余場。組織人員為“王府古樂”“蒙古族奶豆腐制作技藝”“蒙古族搏克”等項目制作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推進文本、錄像片。選派國家級馬具制作技藝傳承人套格敦白乙參加2018年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組織策劃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助力脫貧攻堅第三屆科爾沁“非遺”百團千場展演,全旗130多個嘎查村民間藝術團踴躍參與,截至目前演出1000余場次,集中展示了我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魅力和保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