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在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中,科左后旗始終把金融扶貧作為帶動產業發展的重要杠桿,協調駐旗各金融機構認真落實扶貧信貸政策,推進貸款精準發放、精準使用,有效扶持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改善生產條件、發展特色產業,為脫貧攻堅注入強大動力。
一是擴大貸款規模,實現貸款全覆蓋。2013年開展金融扶貧富民工程以來,全旗累計投放各類扶貧貸款8.5億元,惠及18066戶。其中,通過農業銀行“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累計投放貼息貸款6.3億元,惠及12295戶;旗信用聯社投放“央貸扶”等扶貧貸款 2.2 億元,惠及5771戶。為了進一步擴大放貸規模,旗財政投入1500萬元專項資金作為風險抵押金與信用聯社合作,放大十倍進行投放,保證建檔立卡貧困戶扶貧貸款全覆蓋。目前全旗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貸款余額3.7億元,惠及7865戶。
二是完善金融政策,加快資金到戶。堅持政策精準,實行“三優五不一增一降政策”(即對貧困戶貸款優先受理、優先審批、優先放款,存量貧困戶貸款做到不抽貸、不停貸、不壓貸、不降低信用等級、不列入信用不良記錄,并給與增額和降息等優惠政策)和信用村、信用戶政策,開辟綠色通道,降低貧困戶貸款門檻。堅持服務精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招聘16名大學生,專門配合金融部門做好放貸工作。金融機構專人專崗辦理扶貧貸款,對行動不便的客戶上門辦理。旗財政拿出300萬元作為周轉金幫助不能及時償還貸款的貧困戶“倒貸”,保證金融貸款良性運轉。堅持監管精準。金融機構通過制發廉潔放貸卡、設立監督舉報電話等形式,堅決杜絕人情貸、違規貸和吃拿卡要行為。旗委、旗政府成立督查暗訪組,跟蹤督查扶貧貸款發放和使用情況,確保貸款盡快發到手上、用在當處。
三是堅持產業先行,提速脫貧進程。為了把錢花在刀刃上,實現效益最大化,科左后旗堅持資金跟著貧困戶走、貧困戶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產業走、產業跟著市場走,引導農牧民用扶貧貸款發展以養牛為主的產業,根據貧困戶家庭條件和飼養能力,將貧困戶分為“能貸能養、能貸不能養、不能貸能養、既不能貸又不能養”四類,采取反擔保貸款、托管代養和群眾自養等方式,帶動貧困戶進入產業鏈增收,實現有勞動能力的家家有牛養,無勞動能力的戶戶有分紅。截至7月底,貧困戶累計購進黃牛6.2 萬頭,全旗80%的貧困戶通過黃牛產業實現穩定脫貧,《人民日報》、央視網等中央媒體對此進行了多次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