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近年來,科左后旗以“全面振興蒙中醫藥事業,建設東部知名的蒙中醫藥產業基地”為目標,做大總量、調優結構、提升質量,助推蒙中醫藥產業提檔升級。
從集中資源向分散服務轉變,完善蒙中醫療服務體系。在現有蒙醫整骨醫院的基礎上,投資2967萬元,實施以殘疾人康復托養、聯合培訓為主的病房樓擴建項目,目前項目主體已完工,正在進行內部裝修;投資2000萬元,建設以康養一體、旅游休閑為主的蒙醫整骨醫院努古斯臺分院項目,現已完成地基基礎工程。實施8所基層衛生院建設項目,全旗29所基層衛生院中有22所設置了蒙醫科室。能提供蒙醫藥服務的嘎查村衛生室達67.82%。
從繼承傳統向創新發展轉變,促進蒙中醫藥科技研發。該旗現有蒙醫藥制劑室5個,其中,蒙醫整骨醫院具有自主研發和生產制劑的1300平方米特色蒙藥制劑室已通過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GPP認證審評,生產3個劑型(粒、湯、散)172個“義德沁敖日布”等專利及注冊蒙藥資源和69種納入自治區“藥品目錄”的自制蒙藥制劑,101個品種蒙藥應用于臨床,配制(注冊)生產67個品種的純天然蒙成藥,其中蒙藥標本“灰白委陵菜”和“窄葉藍盆花”在第二屆國際蒙醫藥博覽會上榮獲國家級中藥材標本二等獎。2017年,蒙醫整骨醫院被確定為華北協作示范中心,與全國全科醫學平臺簽定協作協議,爭取創建全國品牌醫院。“科左后旗蒙醫正骨術”順利通過了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評定專家組評定。
從單純醫療服務向推進產業發展轉變,打造內蒙古東部知名的蒙中醫藥產業基地。做大做強康臣藥業、華邦藥業等醫藥生產龍頭企業,其中康臣藥業生產的尿毒清顆粒是國際蒙中醫藥領域治療尿毒癥療效最好的藥品之一,單一產品產值近10個億,2017年全口徑上稅2.17億元,形成科左后旗一般性非稅收入8000多萬元。今年,康臣藥業將投資1億元,新建尿毒清顆粒生產線1條,完成原有生產線技術改造,力爭尿毒清單產品銷售收入突破12億元。在研新藥“黃芪散微丸”已獲批開展二期臨床試驗,尿毒清顆粒拆分轉國內A股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從藥材零星供給向規模種植轉變,建立醫藥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加快蒙中醫藥產業基地建設,已與天麒集團簽訂協議,年內投資1.5億元,建設50萬畝蒙中草藥種植采收基地,其中種植蒙中草藥10萬畝、補植麻黃草40萬畝,全部通過土地流轉建設。籌建蒙中藥材集散地。鼓勵引導農牧民種植蒙中藥材,擴大種植規模,建立醫藥企業與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全旗有蒙中藥材種植企業2家、專業合作社1家,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農戶”模式,在常勝、吉爾嘎朗等蘇木鎮訂單種植黃芪、苦參等蒙中藥材近1.5萬畝。
從父業子承向全民普惠轉變,加快蒙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該旗現有蒙醫藥專業技術人員245人,占醫療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24.75%。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醫整骨療法)代表性傳承人1人、自治區級傳承人2人、市級傳承人3人、國醫大師后備人選1人、自治區首批老蒙醫中醫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4人、自治區名醫1人。蒙醫整骨醫院被確定為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聯合體后備基地,被內蒙古醫科大學確定為蒙醫藥臨床教學單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通過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先后為基層培養蒙醫全科醫師10名,占基層全科醫生的28.6%。派選120名基層衛生院蒙醫業務骨干和28名鄉村醫生參加區市兩級適宜技術推廣培訓班。今年將積極建設國家中藥管理局蒙醫整骨全國培訓中心和國家級規范化培訓基地,為人才引進搭建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