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一掃
科左后旗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要求,積極采取系列措施,全力開展城鄉醫院對口支援、醫聯體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工作,結合脫貧攻堅推出了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服務,規范落實“三個一批”、“三兜底”政策,統籌推進醫聯體建設進程,切實有效地解決基層人民群眾看病難、就醫貴等難題,極大地提高了民族地區基層公立醫院為民服務的公益性水平。
(一)落實城鄉醫院對口支援任務。根據《內蒙古自治區2017年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對口支援蘇木鄉鎮衛生院項目實施方案》要求,2017年旗衛計局研究制定了對口支援朝魯吐中心衛生院的具體實施方案,選派內、外、婦產科3名骨干醫師對口支援朝魯吐中心衛生院,進行點對點“業務指導、會診、查房以及專題講座”等,年內接收實習、進修生16人次,幫助基層衛生人員提高綜合能力。并分別到常勝鎮中心衛生院、浩坦中心衛生院等9個蘇木鄉鎮衛生院開展健康扶貧巡回義診活動,累計診治病人800余人次,免收藥費、檢查費用近30000余元。
(二)積極落實“醫聯體”(醫共體)雙向轉診、分級診療工作。該旗以旗人民醫院為主體,積極籌建專科聯盟、旗內“醫共體”聯盟、區內外醫聯體聯盟,開啟分級診療,實現區域內醫療資源充分互流。目前,后旗人民醫院與與34家基層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服務站形成了旗內“醫共體”聯盟,與遼寧省肛腸醫院形成了專科診療聯盟,與內蒙古自治區醫聯體聯盟、內民大附屬醫院聯盟、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形成了區內外醫聯體聯盟,我旗患者通過“科左后旗人民醫院雙向轉診單”經“綠色通道”即可入院診治,患者治療穩定后可轉到下級醫院治療,切實為病患提供了便捷的雙向轉診服務,促進了跨區域公共醫療組織的協同服務。年內,已上轉患者240余人次,下轉患者150余人次,轉入患者100余人次,切實讓群眾享受到了便捷優質的醫療服務。
(三)以“醫聯體”為抓手,扎實推進健康扶貧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服務。該旗制定了《科左后旗人民醫院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工作實施細則》,明確就診流程,設立“一站式”結算窗口,開通“綠色通道”,實現貧困群眾就醫全程服務。截至去年底,共有646人次享受了“一站式”服務,累計減免住院費用數十萬元,后旗“先看病后付費一站式服務”做法典型做法,被通遼市、自治區政府部門網站,人民日報、新華網、人民網等國家主流媒體轉載報道。二是規范開展“三個一批”、“三兜底”等工作。根據市、旗相關文件精神,該旗召開專題會議,確定相關病種的診療方案,分類推進,切實讓更多貧困戶享受到醫療兜底政策福利。在大病、重病救治方面,結合地區病種特點,以終末期腎病治療為主要病種,在9種大病中開展5種大病的診療,拓寬醫療服務。目前,該旗醫院擬選乳腺癌、原發性肝癌、肺癌、肝硬化失代償期等四種疾病擴大至大病救治病種范疇。并對不能獨立開展的其他幾種大病,積極與對口支援的解放軍254醫院、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對接,依托對口支援醫院雄厚技術實力完成大病救治任務。在全旗34個公立醫療機構全部開通住院患者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服務,為病人開通生命“綠色通道”,住院費用經醫保、民政醫療救助、商業醫療補充保險和政府兜底保障后,患者個人自付金額不超過總金額10%。在慢病服務及治療方面,成立由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科室主任及骨干醫師組建的醫療隊深入到基層衛生院開展健康扶貧巡回義診活動,共檢查慢病患者170余人次,收入當地衛生院住院治療10余人次,免收診查費用10000余元。
(四)嚴格控制醫療成本,解決農牧民看病貴等難題。該旗深入落實公立醫院改革,狠抓醫院臨床路徑管理,將符合路徑管理病例盡數納入系統,做到診療規范,并嚴格控制藥占比、次均費用、住院日等關鍵指標,切實降低患者看病費用,不多花、不花冤枉錢。目前,后旗醫院藥占比控制在22%左右,綜合折算約讓利群眾600—700萬元,使患者真正享受到了醫改實惠,極大地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