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少妇极品熟妇人妻无码/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久久/国产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

正在閱讀:清初科爾沁二妃的政治活動
分享文章

微信掃一掃

參與評論
0
當前位置:首頁 / 文章 / 后旗歷史文化 / 正文

637411433828068430450262439.jpg

信息未審核或下架中,當前頁面為預覽效果,僅管理員可見

清初科爾沁二妃的政治活動

轉載 木蘭2017/11/30 15:33:23 發布 IP屬地:未知 來源:通遼日報 作者:瑪拉沁信息網 3090 閱讀 0 評論 4 點贊
(接上期)

 初九日,科爾沁國大妃以尚公主行納聘禮設筵。大妃、國舅烏克善及額駙滿珠什禮率眾遠立,行二拜禮,天聰汗以“外姑不宜坐受”,率諸貝勒答禮畢方坐。烏克善、滿珠什禮進筵宴,奉以酒獻上。復以次進大貝勒代善及諸貝勒,宴畢獻甲胄、雕鞍、馬、駝。天聰汗以“聘禮不可卻”,全部納之。這里所指公主即天聰汗第三女,中宮皇后所出固倫端貞長公主達哲。所尚之人為大妃孫子索諾木之長子,即后來科爾沁左翼中旗第一代多羅郡王祁塔特臺吉。

 二十五日,國舅烏克善為其子尚公主行納聘禮,進筵宴。并獻甲胄、鞍轡、馬、駝等物。天聰汗皇太極以“聘禮不可卻”,亦全部納之。國舅烏克善子所尚公主為天聰汗第四女,莊妃所出固倫雍穆長公主雅圖。此公主下嫁烏克善臺吉第三子弼爾塔噶爾。

 二十六日,天聰汗召科爾沁國大妃、次妃、國舅烏克善夫婦、額駙滿珠什禮、永金公主入宮賜宴。仍賜二妃、烏克善夫婦及綽爾濟、滿達章京、濟爾哈朗等貂裘、女朝衣、金銀器皿、甲胄、雕鞍、緞綢、布匹等物。其從者,各賞賚有差。

 天聰七年(1633)六月初二日,科爾沁大妃及次妃歸國。天聰汗皇太極偕皇后、諸妃及貝勒德格類、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貝勒豪格郊送十里,大宴于果園。并與皇后、諸福晉以金卮酌酒,獻大妃及次妃。天聰汗與皇后、諸福晉以金卮酌酒,跪獻二次。宴畢又賜二妃雕鞍馬、金鏤花鑲黃羊角鞭、金杯各一。二妃拜謝,天聰汗亦答禮。

 此次盛京之行,科爾沁二妃收獲頗豐。此前,愛新國與科爾沁部雖有聯姻之舉,但尚未形成制度。是科爾沁二妃以自身特殊的身份地位令天聰汗發出“彼之女屢適我國,我國公主不與為婚可乎”的諭令。一次性尚天聰汗兩位公主,行納聘禮,從而將滿蒙聯姻引向了“互為嫁娶”的制度模式,并延續了幾百年。

 至天聰八年(1635)二月二十二日,和碩額爾克楚虎爾貝勒多鐸往娶科爾沁國臺吉索諾木女。天聰汗賜貂鑲裘、玲瓏金鞍、弓矢等物。

 三月二十六日,額爾克楚虎爾貝勒多鐸往科爾沁國迎親還。天聰汗遣貝勒阿巴泰、多爾袞、薩哈廉郊迎五里外,設宴。

 二十八日,額爾克楚虎爾貝勒多鐸以所攜歸之馬駝進獻,天聰汗酌納之。以其送額爾克楚虎爾貝勒多鐸福晉至召科爾沁國德格類、博托、托克退、特白里祜、屯德塔布囊、康喀爾、克什等入中殿賜宴,復命八貝勒各依次宴之。

 夏四月初六日,天聰汗遣科爾沁國德格類等歸國,召進宮,賜宴。頒賜大妃女朝衣、金杯等物。賜德格類、俄爾寨圖、托克退及其妻并隨從婦女等,玲瓏鞓帶、緞布等物有差。仍命禮部大臣及額爾克楚虎爾貝勒多鐸屬下官員設宴餞之。

天聰汗與科爾沁二妃共同開啟的滿蒙聯姻新內涵新模式開始發揮功能了。

二妃的軍功

 科爾沁二妃不僅是科爾沁貴族,大清朝皇后母親,麾下還有單獨兵丁建制,而且還為大清朝建立軍功,著實令人稱奇。下面說說科爾沁二妃的軍功。

 天聰八年(1634)五月,天聰汗命和碩貝勒濟爾哈朗駐盛京留守,親自統領滿蒙漢各隊人馬征伐明朝。期間發生科爾沁部右翼大臺吉噶爾珠賽特爾等人拒絕愛新國征兵,躲往索倫山,引發愛新國震動,愛新國和科爾沁的“金科軍事聯盟”受到嚴峻考驗。

 秋七月初二日,大軍在波碩兌地方駐營。聽從天聰汗指令誅殺同族的噶爾珠賽特爾等手足的嫩科爾沁國土謝圖濟農巴達禮、額駙孔果爾、扎薩克圖杜棱布塔齊、臺吉烏克善、伊爾都齊、多爾濟、桑噶爾寨、索諾木、達爾漢巴圖魯滿珠什禮、塞冷、噶爾馬、古木、扎木巴喇、塞爾固棱等率兵五千人安約來會。喜出望外的天聰汗出營迎之,還御黃幄。科爾沁國諸貝勒于營外下馬,入御營,獻貂裘、貂皮、駝馬。眾皆遙拜一次,土謝圖濟農復近前跪拜。上答之,互行抱見禮。次額駙孔果爾、扎薩克圖杜棱、卓禮克圖臺吉烏克善、伊爾都齊、多爾濟、桑噶爾寨、索諾木、達爾漢巴圖魯滿珠什禮、塞冷、噶爾馬、古木、扎木巴喇、塞爾固棱等以次朝見天聰汗,行抱見禮。次與貝勒阿巴泰、阿濟格、多爾袞、多鐸、豪格互相抱見畢。土謝圖濟農、額駙孔果爾、扎薩克圖杜棱、卓禮克圖臺吉烏克善、達爾漢巴圖魯滿珠什禮以金卮酌所攜酒,以次跪獻。天聰汗命設大宴宴之。賜土謝圖濟農、孔果爾馬法、查薩克圖杜棱、烏克善卓禮克圖臺吉等蟒袍各一。

 科爾沁諸臺吉的按時赴約領兵來會令天聰汗對“金科軍事聯盟”有了進一步的信心的同時也大大提升了愛新國此次軍事行動的勝率。滿蒙聯軍所向披靡,收復了眾多林丹汗遺部的同時令明朝宣大邊外不堪重負,大同城代王之母楊氏與總督張宗衡、總兵曹文詔等遣使共議請和。天聰汗遣馮國珍及陣獲曹文詔部下千總曹天良赍書報代王之母楊氏書曰:“朕曾遣使于各處議和,爾皇帝黜戮大臣,大臣畏懼以致蒙蔽,下情不能上達。王母今遣使修好,誠屬為國為民之意也。我此番進兵,原為下情不得達,故入內地,蹂躪土地,擾累人民,以昭白我愿和不得和之故。下民怨恨,上天自鑒,此我進兵意也。已將此意作書,布告各處。今王母誠能主持和議,當速成之,勿延時日,緩一日則民受一日之害,蚤一日則民受一日之福。若和議果成,我兵不終日而出境矣。我若不思太平,專嗜殺戮,又何以服諸蒙古而統眾兵也。予之議和,實出真誠,若稍有越志,獨不畏上天乎。惟愿爾等亦以至誠相待耳”。

(待續)

文/特木爾巴根

已有0人點贊

五角楓.jpg

0條評論

 
承諾遵守文明發帖,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0/300

專題

查看更多